經建會昨日邀學者就房價、薪資與所得分配惡化問題座談,與會學者表示,當前房市泡沫更甚於去年,在房價高漲,家庭收入多數用來繳房貸的情況下,家庭部門消費日趨緊縮,這非但使得國人普遍生活在「富裕中的貧窮」,更將衝擊總體經濟的成長。

經建會主委蔡勳雄邀集財經學者張金鶚、孫克難、吳中書等人就國內房價升高、薪資下滑及所得分配惡化問題座談。張金鶚強調當前房市資訊混亂是造成房價追高,房市泡沫化的重要原因,政府應善盡資訊管理的責任,以免業者以少數個案哄抬房價,而形成民眾購屋的沉重壓力,他認為NCC應該要出面管管。

張金鶚表示,房屋的市場價格等於基礎價格與泡沫的總和,去年第1季估計泡沫約占房價的27%到38%,以近一年房價續漲,而所得、房租續跌推測,目前泡沫占房價的比率絕對高於去年第1季。

房價追高導致家庭部門過度投資房地產,多數收入都得付房貸,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消費,改善生活品質,張金鶚認為房價泡沫化已使得台灣民眾活在「富裕中的貧窮」,而民間消費緊縮非但降低生活品質,更將嚴重衝擊國內總體經濟。

對於近日有政府官員又倡議優惠房貸,多數與會學者,異口同聲地表示萬萬不可,因為這恰足以成為炒作房地產的題材。

張金鶚說,政府資源有限,若真要幫助青年人解決住的問題,應該在租屋方面多給補貼,而非介入購屋市場進行補貼,這樣才符合「公平效率的補貼原則」。

如何改善泡沫化的問題?孫克難指出,近年房價高漲正是造成所得分配惡化的主因,追根究底,國內地價稅率偏低有必要加以檢討,若能加重豪宅的地價稅,不但可抑制豪宅的投機炒作,也可以改善所得分配問題。

張金鶚說:「我呼應彭總裁的看法,未來金融機構對於豪宅的貸款應嚴格審查,只有這樣才可以抑制這一波房市泡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