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下鄉的正面與負面

(左軍/台北縣.台商)

自去年金融風暴以來,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受到重擊,中國這個經濟新勢力,當然不可能免疫。尤其中國是以工業出口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國際金融的實際經驗與實力,還是相對薄弱,有些歐美經濟學家更預言中國將因為外銷出口的訂單銳減,造成內政上的騷動,成為金融風暴裡最大受災戶。

胡溫政府在今年初卻喊出經濟成長率要「保8」的目標,許多人都覺得是喊給老百姓聽的口號,主要是先安定當時低迷的金融氣氛,是個不得不的政令宣導。

但如今看來,「保8」已算是低標,當局已經開始上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當然,我們也看到了「保8」的背後,充滿違反自由經濟的政治操作。家電下鄉,就是「保8」目標裡,一個刺激內需的絕妙方案。家電的消費額不算高,中國的人口多又廣,人民也大多願意配合政府政策,因此經濟效益就顯得非常快,在半年內就達成約200億人民幣的經濟效應。

9月份中共又推出汽車下鄉的經濟刺激新政策,據統計每天以2000輛的速度快速成長。這個政策有直接發展汽車產業,與間接刺激交通建設等龐大效益,同時對就業率與生產技術都有積極幫助。但汽車畢竟不同於家電,它既非小額,也無需像家電那般的普及,還衍生不少問題,相對存在更多危機,需要周延思考。

首先,現有交通道路無法負荷汽車過度的成長。其次,交通安全的文化尚未普及。目前大陸每年有7萬人死於交通事故,這個數字將隨著汽車成長而爆增。第三,汽油的供應能力也將嚴重不足。第四,過於快速的汽車成長率,除了造成物料更加缺乏,更可能引起瞬間的通貨膨脹。第五,過度的碳排放,將加速環境的惡化。最後,都會區的停車位,將無法胃納過多的汽車。無論如何,這個正、反兩面都有極大效應的汽車下鄉政策,最終產生的受益者與受害者,都直接考驗著中共的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