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上海長江隧橋31日上午正式建成通車,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及市長韓正出席通車剪綵儀式。通車後從上海市中心到崇明島約1小時車程,崇明綠色生態島的規畫是否會被炒房團及大量遷入者破壞?上海及崇明官員昨天強調,考慮生態環境,即使開發崇明也一定是保護性開發,上海當局期許崇明成為東方的日內瓦。

長江大橋可抗7度以上地震以及12級颱風,總投資120億元。通車後,徹底改變上海、崇明交通只能靠渡輪及快輪的局面。如果乘渡輪最少花2小時,快輪則要40幾分鐘,而搭車到碼頭又要一段時間。

1日起「申崇1線」和2線公車將正式運營。單程車票12元(人民幣,下同)比小客車的50元便宜多了。沒有隧橋前,上海、崇明兩地交通還要看天候。一旦碰到大霧大風停航,再急迫的事情也只能乾著急。

輕軌建成後發展更大

雖然交通更便利了,但上海官方一調查顯示,在3000名受調者中有70%以上的人認為跨江的隧橋收費太貴。因此,快速渡輪及普通渡輪仍然有市場。不少市民認為將來隧橋預留的輕軌建成後,會有更多的人們到崇明遊玩或工作、置產。

因此,調查顯示,長江隧橋通車後,上海市民「考慮去崇明買房」和「考慮崇明的工作機會」比例都比較低,分別是5.81%和1.96%,反映出市民的觀望心態。

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指出,對於崇明島而言,功能定位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生態島,真正面臨的問題是產業定位。崇明縣縣長趙奇表示,崇明的開發一定是保護性開發。

楊建文說,末來發展定位是「東方日內瓦」。也就是說將來崇明島將是全球性組織的總部或區域性組織的總部落腳地。他表示,「如果將來崇明真的能夠成為『東方日內瓦』,那麼上海也就是真正成為國際大都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