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祕書長林中森昨天表示,銀行對房屋貸放是依市場導向決定,一旦確定債權可以確保,就會核貸,很難區分不動產商品內容是否為豪宅,金融體系可自行研究,但政府沒有能力強制執行。
針對立委要求,房貸應分級,建議財政部要求公股行庫率先執行。對此,熟悉住宅政策的林中森表示,銀行是依據市場資金供需,及個人信用狀況,決定核貸房屋貸款,只要債權確保,銀行將本求利,會衡酌抵押品價值放貸。
林中森指出,政府住宅政策本來就會與福利機制結合,照顧無殼的弱勢族群,政府對經濟弱勢給予租金或利息補貼政策,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房貸分級。
林中森表示,政府可以轉達金融機構研究房貸分級的可行性,針對豪宅的利率及貸款成數更審慎,但政府沒有能力強制金融機構執行,因為銀行有董事會,獨立行使職權,政府很難強制要求。
政院官員指出,公股行庫也是營利機構,對不動產放貸只會遵守不逾總放款的一定比例,但很難將房貸商品區分為是一般住宅或豪宅。官員說,銀行只會依個人信用程度來評分,並視擔保品鑑價或估價的結果,決定貸款成數,只在乎債權是否安全,個人有無能力償債。
官員表示,目前銀行最大宗的放貸是土地融資和建築融資或都更案,都是整批大宗的放貸,過去央行曾針對個別行業專案性融資是否限縮有特別管理,未來若要針對營建業放款融資專案管理,必須由金管會評估,是否營建融資的特定放款對銀行放款產生風險而定。
薛翔之/台北報導
立委要求財政部長李述德,下令要求公股行庫對豪宅貸款分級管理,採較高的利率抑制炒樓;國銀主管指出,銀行實務上的作法,貸款金額只要達到2,000-3,000萬元的門檻,就會和一般房貸有所區隔,並採取逐案審核的模式辦理。
不過,由於豪宅客戶都是企業主或財富管理大戶等優質客戶,銀行提供的利率條件,甚至可能會比一般房貸戶優惠;因此實務上,要提高豪宅戶的貸款利率,較困難,所以只能看政府態度,若是政府發布相關的限制措施,銀行就配合。
按現在市場行情,銀行進行房貸審核時,會根據房貸戶的年收入、不動產坐落地區是否位於大台北等精華地段,甚至捷運沿線等條件,決定成數;一般目前多自7成至8成起跳,若是達到銀行內部訂定的門檻,則成數會再加碼5%,最高可達85%左右。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