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大銀行10月的新增貸款總額達1,360億元人民幣(下同),略高於9月份的1,104億元。而國泰君安推估,10月份總新增貸款推估為3,000億元左右。

在4大行中,中行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額重新居於首位,達440億元;4大行貸款投放量與9月相比趨於平穩。

據「財經」雜誌網站報導,工行、農行、中行、建行4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10月合計新增人民幣貸款約1,360億元,較上月有所回升。如果考慮到10月有8天左右的長假,加上10月一般都是淡季,這個信貸數字並不算太低。

一向居於放款首位的中行雖然在9月份,受到票據到期因素影響,新增貸款一度從8月的722億元突降至9月30億元左右。但10月重回首位,新增貸款額為440億元。

對於新增貸款,中行董事長蕭鋼近期在出席一個公開活動時表示:「9月信貸總規模增加不多,但如果考慮到期票據因素,中行9月對企業實際提供的貸款,與前兩個月基本持平。」

蕭鋼同時表示,未來幾個月中行會保持較為平穩的成長。根據中行第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中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比2008年末增加1兆517億元。高居4大行之首,代表其「擴規模、調結構」戰略已見成效。

而今年9月,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商業銀行加上13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僅占當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5,176億元的24%。此前,這一比重至少達70%。

而在9月份異軍突起的城市中小銀行,在10月仍維持較快的放款節奏,據報導,10月份中小銀行還是佔較高的新增貸款份額,主要是貸給地方政府的基礎建設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日前表示,明年應保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變,以維持外界對中國總體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的信心。一反普遍說法,他認為人民銀行的實質貨幣政策操作是偏緊的,之所以產生了相當於擴張性的貨幣供應和信貸成長的結果,是因為人行放鬆了對商業銀行放貸的行政性控制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