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選手,意味著這些人在棒球領域有專業化的技藝。而相對於其他行業的專業,因此職棒選手因利誘而打假球,不僅是詐欺行為,而是作賤自己的專業。至於出入聲色場所生活糜爛,與運動選手的健康形象大違背,更傷透球迷的心。
然而豈只職棒如此?對於「專業」的自我踐踏,也是今天台灣社會潛在的隱憂。
醫師詐領健保費,開假診斷書,也是靠著醫療專業賺黑心錢。更有甚者,學有專精教授學者,在工程招標案中,收取賄款而作出違反專業判斷的審查結果,這不是玷汙「學術專業」嗎?
甚至於如環評案、公家機關委託的可行性評估計畫,有很多也是還沒有研究,結論就寫好了。專家學者拿自己的專業為明知錯誤的政策作背書,自甘墮落的程度,較之於職棒選手更不遑多讓,而危害程度卻更大。看看全台充斥的「蚊子機場」,當初是依據怎樣的評估報告而興建的,就可窺見一班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