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溫馨感是台胞喜歡來吃早餐的最大原因。台商說,在大陸工作,經常不知道早餐吃什麼,有時候就隨便解決了事,而這裏給他們的感覺很對位,「衛生擱合口味」。
黃明宗和郭倩雲現在在廈門有了新外號-漢斯爸爸和漢斯媽媽。這一對台胞夫妻在蓮花廣場旁開了一家漢堡咖啡店,專營台式早餐,讓在廈門工作、生活的台商、台幹找到了家的感覺,故得此封號。
這對台爸、台媽說,廈門是台胞在大陸最能感受到「家」的味道的地方,而有著濃濃台灣味的早餐,更讓這些在西岸發展的台灣人,「突然一下子晃了神,感覺就好像身在台灣。」
特色奶茶蛋餅中西合璧
漢斯爸爸和漢斯媽媽是高雄人,兩年前來到大陸,初衷是為了三個子女今後在西岸的發展,提前讓他們接受這邊的教育。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走了一遭後,漢斯爸爸覺得廈門無論是方言、天氣、生活環境等,都讓人感覺很舒服,因此就留了下來。在台灣,他們家就開有早餐店,現在在廈門,算是做起老本行。
漢斯爸爸說,大陸的傳統早餐,包括豆漿、油條、包子、饅頭等,還是以中式為主,變化不大,台灣早餐就有著中西合璧的特色,口味比較多樣化,像西式早餐就比較受年輕人歡迎。
在台灣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美爾美複合式早餐店,就是很多人解決早餐問題的地方。在這裏,你可以買到漢堡、吐司、三明治、蛋餅和蘿蔔糕,當然還有奶茶和咖啡。
漢斯媽媽說,在台灣,一份比較標準的台式早餐的配置,是奶茶加蛋餅,或奶茶加蘿蔔糕,要不然就是咖啡等其他飲料。台灣人的理念認為,有了蛋才夠營養,所以在漢堡、吐司等裏面都加有蛋,這也成為了台式早餐的一大特色。
漢斯依循美爾美的早餐配方,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是純手工的,不像美爾美中央廚房生產線的理念。因此,雖然本身種類不是很多,但做出來的東西都比較精緻。
二藝閩南食材台灣標準
「早餐是每個人都要吃的,因為它表示新的一天的開始。」漢斯爸爸說,他們去年10月開這家店時,其實主要還是面向大陸消費者的,「口味上確實差異很大,但閩南這一帶跟台灣還是很相近的,應該能接受。」
漢斯媽媽說,他們店裏的所有東西,原材料都是在大陸就地取材的,就是自己烘焙的咖啡,咖啡豆也是從漳州買的,「我們想把當地的原料拿來做出台灣味,因此,主要找當地的東西,然後自己摸索。」
像店裏現在用的土司,是漢斯媽媽在對比了好幾家之後,特意到優思麥定製的,「首先是品質不錯,然後我們特意要他們做得比較厚,這樣吃起來口感才會比較好。」而漢堡殼,則是委託太陽堂做的。至於其他如生菜、洋蔥、番茄、玉米等配菜及鮮奶、蛋奶等奶類,都是漢斯媽媽在貨比三家之後敲定的,成為了現在的「終極口味」。
因為是早餐店,漢斯爸爸和漢斯媽媽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除了比較近的直接到店裏吃之外,更多的則是叫外賣。每天從5點多開始就有電話叫餐了,停停續續到下午5點多,剛好12個小時。漢斯爸爸介紹說,現在週一到週五每天每種款項都能賣20個左右。
感覺注重衛生如在家裏
除了在周圍上班的台商、台幹之外,還有不少廈門人也習慣在這邊吃,尤其是小朋友。而到了週六、周日,來店裏吃早餐的人就更多了,「像有些台幹,他們平時要上班,週末才有時間來好好吃一頓台灣味道的早餐。」漢斯爸爸說,每到週末,有不少台灣人準時來報到。
「這間店面從外頭看起來小小的,不怎麼起眼。但一踏進裏頭,漢斯媽媽就用很有氣氛的黃色燈光,照亮整個整潔溫馨的小店,頓時,覺得整個心情都平靜下來了呢。」這是麗莎林在某日光顧了漢斯漢堡咖啡店的心得,有家的溫馨感是台胞喜歡來這吃早餐的最大原因。他們說,在大陸工作,經常不知道早餐吃什麼,有時候就隨便解決了事,而這裏給他們的感覺很對位,「衛生擱合口味」。
大小不過二十五六平方米的這家店,在漢斯媽媽的巧手佈置下,小而溫馨。從年輕時就喜歡喝咖啡的漢斯媽媽,愛屋及烏連帶著喜歡咖啡豆,「一直想用咖啡豆做一些產品出來。」
在找到這家店時,前店主留下一個畫框,她靈感一來,就用咖啡豆在上面擺個什麼造型。因此,漢斯媽媽叫兒子從網上下載太極圖,然後用生咖啡豆和煮過的咖啡豆排成黑白兩色八卦圖,掛在店裏,很惹人眼球。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