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安會的智庫負責人提出兩岸進行政治對話的三個基本前提,其中馬政府所透露的訊息十分清楚,就是在2012年以前,兩岸不可能進行政治對話。
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發展能有正面發展,主因是中共對扁政府過去8年的兩岸政策難以接受,對馬政府則寄予期待,才會無條件釋放善意。過去一年多來的三次江陳會,直航是最重要的成果。其實,在兩岸間許多技術性議題上,早在民進黨執政時代都已經談好了,只是因為中共難以接受民進黨政府的兩岸政策而加以杯葛。
馬英九未能擺脫冷戰思維
民進黨執政時期,中國就已把簽訂和平協議列為十七大的政治目標,等到國民黨執政,胡錦濤又再度提出簽訂和平協議的願景。可是現在兩岸都已直航,馬政府對於胡錦濤的期待卻直接了當的拒絕,再加上批准達賴來台,畢竟是由馬英九做出的決定,可以說面子、裡子都不給中共。目前的MOU與ECFA,還有陸客、陸資來台,中共開始在執行上有所保留,很大程度上就是對馬政府的反彈。
兩岸維持現狀是全球共識
馬總統在處理國際和兩岸問題上,完全未脫離從兩蔣時代延續至今的冷戰思維,缺乏對當今國際客觀情勢的正確了解,當然也就沒辦法採取正確的對應戰略,所以會一再出現問題。
現在影響台灣的國際政治與兩岸形勢,早就不是冷戰對立,而是全球化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冷戰時代,台灣扮演的角色是站在美國陣營這一方,來對抗社會主義國家,但現在美中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已經完全形成,經濟上已經密不可分,任何的小型衝突都不會影響雙方作為戰略夥伴關係的大形勢。政治上,當初美國小布希政府採取帝國主義式的單邊主義來處理國際問題,已經證明徹底失敗。歐巴馬上台後認知到,無論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各方面的課題,都要依據全球化時代的全球共識來處理。
全球化時代的「全球共識」已經形成,美中關係已是戰略夥伴而非過去那種假想敵,我們的對應戰略卻還是停留在冷戰時代,那必定是捉襟見肘,處處不討好。民進黨對客觀形勢的認識是落伍的,今天馬政府卻也仍延續過時的認識,選擇了錯誤的對應戰略,這是藍綠兩黨最根本的問題。
過時國際觀誤判台海形勢
當前,全球對兩岸問題的共識就是維持現狀,中國也沒辦法違背這個全球共識,強行改變台海現狀。所以,美國對台的既定政策,也不會因為美國牛肉開放進口這種經濟上的小利益有根本性的改變。馬英九就是因為對於國際情勢的基本格局不了解,所以才沿襲過去優先照顧美國利益的舊思維,才沒有抗壓能力。其實,在美國牛肉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除了影響馬英九、蘇起等個人與美國的關係,比如影響到日後過境美國時的禮遇外,並不會傷害到台灣的國家利益。如今,馬政府不但無法從開放美國牛肉中獲取任何政治利益,還可能犧牲台灣人民的健康。
馬政府現在對和平協議消極抗拒,何以如此?同樣是因為他過時的國際觀。兩岸的和解對美國有利,美國怎麼會強烈反對兩岸進行政治對話呢?無論兩岸和平協議怎麼簽,國際社會都不會容許傷害到台海現狀,這點大陸也很清楚,所以也不至於有不切實際的要求。美國確實存在部分極右派人士,軍方等部分官員等也可能基於自己部門的利益或是舊思維,反對兩岸和解,但那不會是美國政治的主流力量,這個顧慮是多餘的。
馬團隊的國際觀和對應戰略是過時的,對於ECFA、和平協議是猶疑、不堅定的,才會導致目前種種的困境。這告訴我們,領導者本身的進步是最重要的事情,當今台灣有影響力政治人物的國際認識是落伍的,所以台灣對於國際情勢的變化非常被動,這個當前台灣面臨最大的問題。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