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希望能改造都市景觀,提升生活品質,但諷刺的是,不少有如廢墟的建築物,竟是國有財產局名下不動產。國產局不但沒有為民表率,還帶頭製造髒亂,更嚴重的是,國產局不會活化資產,替國家創造財富。
走在台北縣、市的巷弄裡,經常可以發現一棟棟如同鬼屋的閒置建物。由於缺乏維護管理,經常是門戶洞開,裡面堆滿發臭垃圾,甚至注射毒品的針筒、吸過的強力膠袋。如果這些廢墟是在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外就算了,偏偏許多位於車水馬龍的市中心,每坪房價動輒數十萬元,開發利益大得嚇人。
民眾一定納悶,究竟是誰這麼凱,坐視黃金寶地當垃圾場?趨前一看,原來都是公家財產,反正賠也是公家賠,荷包不會少半毛,多擺一天少擺一天無所謂。
政府不是一天到晚叫窮?怎麼會無視價值不斐的不動產閒置荒廢,甚至連裡面死了人都不知道,本報日前披露的三重保六宿舍沒人管,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大台北不知還有多少類似狀況,如果全部清查處理,政府少說有上百億進帳,換成一般民間企業,早就處理得清潔溜溜入袋為安,怎麼可能用來養蚊子?
國產局管理能力「有口皆碑」,遇到問題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一皮天下無難事,行政怠惰之外,任令髒亂更是帶頭違法,絕不可等閒視之,各地環保單位應施鐵腕處理,絕不能官官相護,監察院也應主動調查,徹底根除都市毒瘤,還社會一個公道。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