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10版)

電影版《原子小金剛》集合了中、日、美三國製作團隊的力量「混血」而成,上演了一齣動畫電影領域的「三國演義」。而仔細看看,東西方文化確實在原子小金剛身上進行了文化大衝擊。

《原子小金剛》是手塚治蟲的首部連載作品。1951年7月在日本《少年》雜誌漫畫《原子大使》第4集中,原子小金剛以配角身分首次登場。次年4月,《原子小金剛》在《少年》漫畫雜誌重新開始連載。但其實,原子小金剛的形象源自於中國經典名著《鐵扇公主》中的孫悟空。

大陸媒體報導,手塚在青少年時,曾經看過中國動畫片鼻祖萬氏兄弟製作的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因為受這部作品的影響而下決心從事動畫片的製作。根據手塚治蟲助手平田昭吾的回憶,原子小金剛最初的形象是由他設計的,而激發平田靈感的就是來自於《鐵扇公主》中孫悟空的形象。除了《原子小金剛》,手塚作品還包括他以醫師的身分所描繪出理想醫生樣子的《怪醫黑傑克》。

告別悲劇角色 更顯風趣

動畫版《原子小金剛》探討了濫用科技有可能給人類帶來危機的問題,身為機器人的原子小金剛在其中呈現出很強的孤獨感,是一個帶有日式悲劇風格的人物。但此次電影《原子小金剛》加入美國製作團隊的幽默感,更加入了美式個人英雄主義成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日本人的自我質疑形成了對比。因此,東西方文化在原子小金剛身上互相衝撞,經過中和與互補,影片少了一抹悲劇色彩,電影版的《原子小金剛》也不再孤獨而更顯風趣。

新浪網報導,電影中,原子小金剛流淌著日本人、中國人和美國人的血液,從而造就了他「糾結」的性格。如果說天馬博士特意為其安排的「天才教育計劃」充滿了中國式勤奮好學的「填鴨」風範,用書頁製造了紙飛機飛滿天的原子小金剛,則是美式教育自由灑脫派的最佳代言人。於是,中美的教育文化進行了交戰,但交戰的結果卻讓天馬博士對原子小金剛心灰意冷,讓他被迫出走。

出走的原子小金剛開始真正的「糾結」之旅,他向新結識的朋友們,隱藏了身為機器人的真實身分,但同時他又被熱情的新朋友所感動,油然而生的美式豪情一直蠢蠢欲動,在內斂和奔放中徘徊的原子小金剛,不如說是東方人的「自我壓抑」和美國人的「豪放」掙扎。東方人含蓄內斂,美國人卻直接幽默,原版原子小金剛身上的悲劇性格,如今被美國人的樂觀中和了。

劇情悲壯卻不悲情

《原子小金剛》敘述在未來城市裡,天馬博士心愛的兒子在一場交通意外中死亡,無法忍受喪子之痛的他,以兒子為藍本製造了擁有超強能力的機器人原子小金剛,天馬博士將原子小金剛當作兒子百般疼愛,但是當他發現小金剛終究是機器人,無法像真人一般的成長時,就開始厭惡他。

傷心的小金剛離開都市,展開一段自我追尋的旅程,在經歷許多波折後,他再度回到都市並以7種超能力,拯救世界、維護和平。這次除了原子小金剛,天馬博士,茶水博水外,電影版也新增了許多新的角色,像是史東總理、柯菈、哈艾格、奧倫、拉基、扎哥、蘿蔔斯基、屎巴克、麥可、終極和平戰士等。

電影《原子小金剛》的高潮,出現在原子小金剛為保衛城市奮力衝向反派機器人「終極和平戰士」的時刻,原子小金剛和「終極和平戰士」的激戰盡現了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與其同歸於盡的場景充滿了日本文化中悲情的一面,但隨後起死回生的一幕卻如同中國人愛好大團圓的結局,悲壯卻不悲情,正如中、日、美三國文化的融合。

同時,電影中形態各異、充滿個性的各種機器人的角色設定也和三國製作團隊背後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機器人三劍客」有美式的霸氣和搞怪、日式的內斂,再加上中式的溫馨,製造了戲劇衝突卻不突兀。雖然沒有賦予機器人國籍,但隱形的文化因素卻讓他們脫離了冷冰冰的機器人形象,各個皆是個性鮮明。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出現讓電影中的原子小金剛不再像動畫版中那樣孤獨,不僅有強大的機器人對手,也有一大幫新朋友的陪伴。就這樣,懷舊的原子小金剛,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中,呈現稍許不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