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解讀近期廣東省公共政策辯論不斷,先有液化石油公車議題出現,後有番禺垃圾焚化廠選址爭議。《南方都市報》社論指出,儘管在此二議題中官民討論不斷,但在最終的決策過程裡,民意依舊缺席。為改變現況,採納民意將是可取之道。
廣州近期關於公共政策的辯論如火如荼。先是LPG(液化石油汽車,下文簡稱LPG)之爭匯聚人大代表、職能部門和技術專家的觀點,繼而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選址再度引發利益群體的激烈爭執。在上述辯論中,公益隱晦不明。
在所有決策未決之際,全城的輿論空間裡充滿了是非爭論和立場攻防。技術項目已不能單純依靠專家來自證清白,而正遭遇民眾的不滿及決絕抗議,而有關部門態度含糊,何去何從未有定數。
長達半個多月的辯論,LPG和番禺垃圾發電廠項目被社會徹底審視。在與民意的辯論中,有關部門顯然落入下風。在很多關鍵立項理由上,公眾辨認出可疑之處,有關部門雖有澄清,卻已不能自圓其說。公眾基於權益理性爭辯一再深入,也不斷發出提示:政策或有不當,必須審慎行事。交鋒的結果更加證實,公眾並不缺乏專業認知,困難的是除掉行政偏見和決策固執。
猶如LPG項目在一路反對聲中上馬,番禺垃圾發電廠建設也屬逆勢而為,至今未對民主公開的環評作出切實承諾。這表明,有關部門沒有充分重視民意,決策程序的開放程度尚存欠缺。如果此風不糾,對峙就成了最常見的後果,但顯然是有關部門而不是民眾造成公益博弈的僵局。
番禺絕大多數居民對垃圾發電廠心存抗拒。省情調研中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97.1%的受訪居民反對該項目。環境維權行動傳遞出輿論壓力。持有異見的交通專家提出中肯的看法,要求真實全面地評估LPG政策。
有關部門提供的專家團與垃圾焚燒發電廠有直接利益關係,此點未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釋。受制於封閉的決策程序,民意起於吶喊而陷於徬徨,昭示有關部門要盡數拆掉圍堵民意的壁壘。
民眾維護自己的權利,這種堅持保證公共決策的壓力,有關部門在公開的論辯中未能占據上風。隔膜的兩邊,民意和輿論高漲不下,可紓解民怨的關鍵仍在於有關部門放下身段,真正改革和開放決策程序,向民眾求取政策的合法性,而不是在諱言公益的規章中堅持到底。民意的內涵並不限於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也不止LPG的存廢問題,它們指的是這個城市公共決策的理想狀態。就逐漸接近這個理想的條件而言,廣州人始終在用公心和直言進行創造,他們從未反對讓城市變得更好。
(摘錄自《南方都市報》2009-11-05。原題為:「決策充分容納民意,施政僵局始能打破」)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