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雖然愈來愈開放、頻繁,但兩岸對峙的局勢,卻依然製造了不必要的緊張,也使不少台灣人依然對「大陸人」維持非理性(但可理解)的敵意。

在台大陸人默默忍受歧視

對於20多萬因為婚姻關係而長期居住於台灣的「大陸新移民」(大陸配偶)而言,這種敵視氣氛-即使只來自少數人-也會有嚴重影響。當煽動族群對立的政客說「大陸妹搶台灣女人的老公」或「大陸小孩是拖油瓶」時,他們既不能雲淡風清地視而不見,也往往不敢公開反擊。這是個弔詭的局面:台灣人往往因大陸的威脅而感到無限委屈,但這群生活在台灣的大陸人卻得默默忍受著台灣人的歧視。

純就理性層面來說,這些敵意當然沒有道理。大陸配偶不但沒有拿飛彈對準台灣,更生活在台灣一起承受飛彈威脅。他們把身家性命投注在台灣,與所有台灣人休戚與共。有種就對大陸決策者嗆聲,欺負無力還手的大陸新移民,算什麼英雄好漢?

兩岸對立陸配成替罪羔羊

有人擔心大陸配偶「素質低」、「假結婚多」或「不懂民主自由」,所以弄出一大堆挑剔的門檻。這種偏見除了往往不符現實外,更根本的問題,是它很弔詭地反映了源自中華文化的「天朝」偏見:「我們台灣人」的祖先,除原住民族外,不也幾乎都是大陸移民?而且多半都是貧窮、非法,跨海而來的羅漢腳。他們前來台灣時沒有合法申請「入境許可」,也沒有「面談」與「捺指紋」的措施。為什麼我們歌頌老移民的祖先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卻對晚了2、300年合法來到此地的新移民如此鄙視?

然而,現實情況是:政治社會氣氛,往往不是純靠理性決定的。只要兩岸還處於對峙狀態,只要對準台灣的飛彈一顆不減,政客就永遠有著挑釁煽動的火種。但倒楣的永遠不是中共決策者,甚至也不是真正生活在大陸的大陸人民,而是這20多萬個住在台灣的出氣筒!

兩岸共同關注新移民處境

即使是對大陸配偶、外籍配偶都相對友善的馬政府,也不敢忽視這股敵意氣氛。這種態度雖然非理性,但卻的確有「群眾基礎」!即便是民主發展穩健的歐美各國,排外的本土主義偶爾仍會發作,遑論解嚴不過20年的台灣。因此這一年多來,馬政府雖已修改不少法令,改善大陸配偶的處境,但仍然不敢一步到位,真正將他們當成平等公民。

說起來很弔詭:大陸當局對台灣的驕氣與壓力,最直接也最無助的受害者,卻是從大陸嫁來台灣的新移民。他們本該是促進和諧,體現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最好典範,卻在詭譎的政治氣氛下,經常兩邊不討好-既非外國人,又不是台灣人;大陸當局不關切,台灣社會又有敵意。兩岸的決策者與民眾們,請為這群既是台灣人,也是大陸人的同胞著想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