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強調團結一致,但內部其實充滿矛盾,新馬之間、印馬之間、泰緬之間都有諸多恩怨,現在柬泰之間的風波又鬧大,泰國前總理戴克辛成為柬泰紛爭的導火線。

這當然與前一陣子柬泰為了爭奪古蹟柏威夏神廟所有權而在邊境交火有關,但柬埔寨總理韓森也有其政治打算。

泰國軍事政變將合法的總理戴克辛驅下台,如果在拉丁美洲就會引起集團組織的不滿甚至干預。「美洲國家組織」對宏都拉斯軍事政變驅走合法總統的干預,就是對軍事政變的不滿的反應。但是東協不同,東協強調團結,卻又標明了「互不干預內政」原則,所以東埔寨對泰國政變之事不聲不響,儘管戴克辛執政時期與他們的關係很不錯。韓森與戴克辛很有交情,戴克辛也確曾幫過柬埔寨,至少幫助柬國修建了四條公路。

但泰國政變已經三年了,三年內韓森未曾報答戴克辛,現在為何突然要聘他為柬國政府及韓森個人的經濟顧問呢?這當然與兩國之間最近的衝突甚至邊境交火有關,但韓森卻也難免有其他的想法。

泰國擁戴勢力很團結,最近紅衫軍不斷向阿披實政府挑戰,而支持阿披實的黃衫軍反而偃旗息鼓。以民主黨為首的泰國新聯合政府其實不穩,東協峰會居然不得不一再拖延易地就可為證,戴克辛在廣大農村的聲望既然仍維持,則下一次選舉戴克辛支持的政黨(也可說是支持戴克辛的政黨)並非沒有獲勝的可能。

如果戴克辛再度執政,必然會感念韓森的雪中送炭,會幫助柬埔寨,投資柬國的建設,這正是柬國所缺乏的。而且泰國國王健康情形惡化,有朝不保夕之勢,一旦泰王蒲美蓬去世,政局必有變化,戴克辛重返的可能就大增了。

當然戴克辛未必真的就定居金邊,認真當個顧問,他要的也是政治氣勢而已,但泰國執政的民主黨說韓森此舉只是「安慰禮物」,則未免太輕描淡寫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召回駐柬大使呢?兩國邊境交火後,曼谷當局的反應都沒這麼激烈,現在就為一件「禮物」翻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