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滿腔熱血卻阮囊羞澀嗎?不知道如何找贊助,只好到夜市亂槍打鳥嗎?其實很多NPO、文教基金會和政府部門都有形象行銷預算,最喜歡和大學生合作辦活動,成功拉到一次贊助,往往比在學校附近挨家挨戶磕頭來得多!關鍵就於行銷的技巧,本期「校園大小聲」有請校園行銷達人,一次教會你拉贊助! 社團辦活動,到處都要錢!除了請社員捐錢、向學校要經費,越來越多社團傾向往外界拉贊助。世新大學畢業的李孟發,學生時代就是辦活動的高手,進入社會後仍然熱衷於社團,最近他組織的隊伍贏得青輔會滅飛大賽冠軍,「拯救綠島大象溜滑梯」的行動更獲得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富邦文教基金會等多個組織的贊助。現在他自己當上行銷公司的老闆,也時常贊助世新大學的活動,是什麼樣的技巧讓他無往不利呢?
撇步1 資料準備充足 善用故事感動人
要讓對方心甘情願掏錢給你,光「求」是沒有用的,必須讓人「感動」。最基本的就是把資料準備充足,舉凡活動的企畫書、時程規畫、作業流程、預期效益,甚至動用企業管理的產、銷、人、發、財等「五管」分析。以豐富資料讓贊助者瞭解你的用心,知道你「準備好了」!
不過,天底下社團何其多,對方為何一定要跟你合作?此時你就必須亮出自己的特色。李孟發建議,不妨多使用「故事行銷」的手法,把背後的意義說出來,讓人覺得投入這筆錢,是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舉例來說,李孟發主導的「綠島大象」拯救行動,他就在部落格中把他用10元標下溜滑梯的原委、多年乘載無數綠島人的「屁股」及童年回憶的感動,以及即將被當作垃圾清除的事實,全部寫在部落格中,讓原本毫不起眼的小行動,變成維護綠島集體記憶的「聖戰」。
撇步2 勇於毛遂自薦 找到對的人
學生常犯的錯誤便是腰彎不夠低、臉拉不下來,誰說一定要「有關係」才好拉贊助?只要你有「毛遂自薦」的勇氣,直接打總機、親自到公司門口拜訪,也有機會獲得大筆的贊助經費!
李孟發建議,平常可以多參加公益活動,在演講時勇於舉手發問,讓企業的「大頭」認得自己,累積善緣之後要談就很方便,他曾用此法拉到施振榮的贊助。重點在於找到「對的人」,小型組織可以直接找負責人,較大型的企業則找行銷主管、操盤人,直接向有決策權的人遞上名片,表達自己的誠意,就算不成功,也能為下一次合作鋪路。
撇步3 瞭解贊助者的目標 對症下藥
校園活動最常見的贊助商是文教基金會,不過台灣有上千個非營利、營利的團體,彼此目標都不相同,事前做好功課,找上與活動屬性相近的團體,往往就能一拍即合。
舉例來說,富邦文教基金會的焦點是青少年,若你的社團是想作老人福祉,恐怕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喜歡推廣閱讀、寫作和藝術創作,很適合與藝文性質社團合作;廣達文教基金會則有科技教育及藝術的贊助專案,這些資訊在網路上都能搜尋得到,觀察該組織過去大多與哪些活動結合,就能對準目標。
撇步4 善用媒體 傳遞公益性質
最後,別忘了媒體也很希望報導年輕人的事情,尤其是充滿創意、具社會正面意義的活動,向報社毛遂自薦、主動發出新聞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助於打響知名度,獲得報導後再拿來作為拉贊助的「參考資訊」,對於「取信於人」相當有助益。
不過,李孟發提醒,媒體通常不喜歡沾有太多商業營利氣息、純粹玩樂的活動,如果只是要辦社團的宿營、迎新晚會,就不必麻煩了!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企業、NPO等贊助單位,就他自己作為贊助商的經驗,看到學生提出「吃吃喝喝」的活動,就算把商標印在制服上、到處幫忙作免費廣告,他往往也興趣缺缺,「要拉贊助,公益性質的活動絕對最討喜!大學生也該多為社會作些事情!」李孟發道出贊助者的普遍心聲。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