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豐富多樣化的奇美博物館,自一九九二年創館迄今,許文龍堅持免費參觀,每年參觀人數逾五十萬人,每天總量控管在三千人內,已成了南台灣知名景點。許文龍的堅持,不只讓藝術普及化,也圓了兒時蓋一座免費博物館夢想。

「這博物館裡的動物標本,是亞洲最完整的、北極熊是全世界最大隻,是很不得了的成就,」一聊起奇美博館,年逾八旬的許文龍眼睛為之一亮,「我從小就喜歡大型動物,大自然創造大象、北極熊等巨型動物,真的十分奇妙,學生讀那麼多書,有時根本搞不清楚,還不如看實物標本,馬上就了解。」

奇美博物館佔地約兩千坪,收藏繪畫、雕刻、古文物、樂器、古兵器,以及自然史標本等,平常是全國各地學生戶外教學最佳場所,許文龍說:「我小時候就很喜歡動物,當時日本人在台南設立一個小型博物館,每天學校下課我就到博物館參觀,當下心願就是以後如果我也蓋一座免費博物館該有多好?」

由於博物館維護經費龐大,不少人建議酌收費用,不過,許文龍堅持免費參觀,「你想想看,日據時代所得不高,都可以有免費博物館,現在為何不能做?而且我有能力擔得起這責任!」

館藏畫作中,許文龍最自豪的是梵谷生前最讚佩、由朱利安杜培所畫的「餵食時刻」。他說,梵谷寫信給弟弟西奧.梵谷,多次提及這幅畫,一九九九年荷蘭梵谷美術館舉辦向梵谷致敬紀念展,特別漂洋來台借展這幅畫,許文龍笑稱:「展場上,他們都會問,這幅畫怎會在台灣?」

除了豐富館藏品,許文龍收藏四百六十支名琴,全世界要研究小提琴的藝術家都得找奇美,他更「一年一借」提供名琴讓優秀台灣子弟練琴。「文化傳承最重要,我希望子孫明瞭,許文龍留下來的是一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