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學教授薪資落後新加坡和香港,還被對岸迎頭趕上,學術界擔憂影響我國人才延攬,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呼籲政府正視此問題。他強調,長久以來,我國大學教授薪資制度看似公平、其實並不公平;應建立同儕競爭機制,打破齊頭式平等,讓精英享有差別待遇。
翁啟惠昨日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他最近與各大學校長共同研商如何改善大學教授待遇的問題。他說,國內的大學教授分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每個層級無論研究和教學工作做得好不好,薪水都一樣。升到教授後,就領一定的薪水,「等於是要大家等退休。」這樣的制度不公平。
翁啟惠強調,政府應創造環境讓同儕良性競爭,如果不管能力好不好,領一樣薪水都,好的人就無法突出,不好的人也不會被淘汰。「我比較擔心的是,台灣的研發環境無法跟國際競爭,人才一定是往好的環境發展。」他說,學術競爭不可能僅局限在台灣,而是在國際,因此要有不同設計。政府不敢突破大學教授的薪資限制,就是被長久以來的公務體系思維所束縛!
翁啟惠認為,提高國科會研究計畫管理費補助比例,是短期內改善大學教授待遇的可行辦法。在美國,只要研究做得好,管理補費助比例甚至可達一○○%,有能力爭取到研究經費的學者也可擁有相同額度的管理費補助。翁啟惠評估,國科會如果把現有管理費補助比例從一五%提高到卅%,每年僅約增加四十億預算,對研究型大學就有很大幫助。但這筆錢必須另外編列,不是從現有科技預算勻支,才不影響研究計畫核准補助件數。
「長期方案是推動制訂《科技基本法施行細則》,現行《科技基本法》提到人才延攬薪資鬆綁等精神,缺乏施行細則。」翁啟惠指出,中研院協助國科會研擬施行細則,預定明年完成草案。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