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連雲港(見圖,李道成攝)、鹽城與南通等三個城市,海岸線長達九五四公里;這裡地處大陸沿海、長江與隴海蘭鐵路新線的三大生產力主軸,由於地理位置重要,天然資源豐富,國務院已將「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畫」,由地方決策上升為國家戰略。這項規畫的定位是立足沿海、依托長三角、服務中西部、面向東北亞,建設大陸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沿海新型的工業基地,重要的土地後備資源開發區,成為大陸東部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就表示,比較整個大陸東部沿海的經濟繁榮,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卻相對落後;江蘇省近年除了大力發展蘇中、蘇北之外,加速沿海開發也是促進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點一步。

從二○○七年開始,江蘇省就開始實施新一輪的沿海開發戰略,近年來,當地的沿海地區經濟成長已經超過全省平均。

蘇省東部沿海開發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地位,不少嗅覺靈敏的台商已開始在南通、連雲港與鹽城布局。連雲港台商協會會長尤昌富就表示,去年底以來,光他接待過前來考察的台商就有好幾百位,顯示這個沿海城市已經逐漸獲得台資企業的重視。

目前蘇省東部沿海已有二個國家級開發區、二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廿三個省級開發區,具備承接產業大量移轉的能力。

不僅海岸線長,江蘇省東部沿海城市還擁有龐大的資源;以連雲港為核心的港口群,現今已擁有萬噸級碼頭四十個,連雲港正在興建卅萬噸級的航道,南通港則具備了廿萬級海輪通航能力;這裡既有岸線優良的優勢,腹地更是從蘇北一直到新疆,再延伸到中亞與歐洲一些國家。

江蘇東部沿海還有讓許多其他沿海城市羨慕的土地資源,因為位於沿海,目前這三個城市土地因為淤積的因素,每年都還呈現三萬到五萬畝的速度成長,灘塗面積則高達一○三一萬畝;近期開放可有二七○萬畝的開墾區,遠期可供開發的土地則有七百萬畝。此外,當地的風力發電資源豐富,風電資源有二千萬瓩,潛在的風電資源則有五千萬瓩以上,是大陸規畫引發國家級的千萬瓩級的風電基地。

未來蘇省東部沿海地區將以連雲港為龍頭,聯合南通港、鹽城港共同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樞紐;同時全力推動產業建設,重點發展石化、冶金、造船與汽車等臨港工業。並要科學開發沿海灘塗,建設土地資源後備開發區;目前沿海灘塗有六○%用於現代農業,二○%作為新興產業用途,另外二○%則是打造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