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前總理戴克辛終於完全揭穿泰國政局內幕,也打破泰國政治及媒體的禁忌:不評論王室任何事。九日倫敦《泰晤士報》登載了對他的訪談,雖然戴克辛十日說該報有曲解,但這只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得不表示而已。
自泰國軍事政變以來,本欄曾數度解釋這基本是共和主義與保皇主義的鬥爭,是利益集團與王室串通而鏟除共和思想的行動,只不過泰國媒體囿於禁忌不敢披露,而西方媒體無從捉摸而已。本欄是曾直指王室的親信樞密院院長普瑞姆是策劃政變的主要人物。
戴克辛恐怕會妨礙其東山再起,所以當初不肯揭開真相,半年前才透露普瑞姆是政變主謀,但未言及王室,最近眼看泰王蒲美蓬病重,但仍不肯特赦他,終於不再忍耐。那些話其實並非說給國際聽,而是說給國內聽的,很多泰國人聞所未聞,這就無異是一枚炸彈,以致激起軒然大波,泰國外長就說這是「嚴重冒犯王室」。
戴克辛說,泰國有個「王室利益集團」,由國王身邊的人組成,包括樞密院大臣及宮女等,他們操控國王,直接干政而牟取私利,連總理任命陸軍總司令也要聽他們的。戴克辛又點出自己對泰國社會複雜情形不甚了解,最後被指為搞共和政制,自己當總統,因而遭驅逐。
戴克辛說不了解泰國社會之複雜那是假話,要搞共和國當總統也許是有此理想,但他絕對知道個中危險,也應了解共和思想已由農村地區萌生,而以尊王為為藉口的利益集團對他極為不滿,只不過他太自信,未能防患未然而已。
戴克辛於訪談中還提到王儲在海外受教育,對現代社會有很好的認識,繼承王位後,「王室利益集團」將不會如此複雜。這顯然是寄望哇集拉隆功王儲繼位後赦免他,但他應知王儲並未被利益集團看重,利益集團目前包圍的是公主,但他之所以這樣說應有其作用。
這篇長達二萬字的訪談等於是戴克辛的告白,發表時機在泰王危殆之時,作用當然也很明顯,等於是配合擁護戴克辛「黃衫軍」行動的一篇挑戰宣言。
泰國其實正走到一個歷史的轉捩點,一方面是農民和都市貧民對都市中產階級及所謂精英階層的抗爭,一方面是共和思想與王室變相集權的扞格,而戴克辛正是這個時期的關鍵政治人物,他未來的成敗也將說明泰國是否要有個新面貌。畢竟一個集團掌握了民選政府所不能掌握的軍警、司法體系與媒體之後,是不易撼動的。到目前為止,戴克辛仍是失敗的一方。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