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這次東來訪問,第一站是日本,但也令日本惴惴不安,不知道歐巴馬對日本的新外交策略有多大程度的反應。
鳩山由紀夫所強調的與美國平等對話,不再言聽計從,是要檢驗的,而最現實的檢驗就是琉球普天間美軍基地遷移問題,這件事情鳩山本人似乎成竹在胸,一般右派媒體及自民黨政客則憂心忡忡,唯恐因此而與美國搞砸關係。
歐巴馬政府呢?最初的決策是要給鳩山面子,不然以後與民主黨政權打交道便會不順利,普天間搬遷在軍事技術上並非很困難,這就是何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九月下旬的講話中有讓步的意思,廿一日她與日本外務大臣岡田克也會談時也表示,美國大體上遵循現行計畫,但將基於夥伴關係與日本進行磋商。
但美國政府內部再檢討之後,認為美日之間的問題很多,鳩山既然要改變路線,以後涉及美國利益的事還很多,第一椿交涉就對日讓步的話,以後麻煩會層出不窮,所以決定來硬的,不再顧及什麼夥伴關係了。如果希拉蕊當時是失言的話,美國會立刻更正,但到十月中旬,國務院變卦了,派遣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赴東京傳話說:美國不會就普天間問題重新談判。顯然在這段時間內,歐巴馬政府作了新的思考,不但國務院改變態度,國防部更強勢,部長蓋茨於十月下旬訪日時,作了最後表態並要日本於歐巴馬到訪前解決這問題。岡田克也原訂赴華府訪問之事後來也取消了,因為解決不了這問題。
距離歐巴馬訪日只剩一天了,日本沒有按蓋茨開出的時間表解決問題,鳩山甘願承擔一切責任。這就使問題非常微妙了,歐巴馬與鳩山在會談時是否會「攤牌」?兩人如各自堅守立場,則難免衝突,任何一方收回成見,就等於自己政策犯錯。
那麼最簡單的處理方式便是將這問題不列入兩人會談的議題,撇開可能的尷尬,讓問題留待下回分解。將來如有妥協,鳩山政府也算掙回了面子,沒有向蓋茨的「最後通牒」屈服,美國也可以以顧及「夥伴關係」而自圓其說。這一仗就是和平收場了。但將來是否仍會硬碰硬而都不讓步呢?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