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TIMC突破難關,獲得國發基金挹注資金,即將踏出「成功一小步」,昨天立法院經委會卻緊急「喊卡」。其實,DRAM再造方案已錯過黃金時機,更讓民眾看到「歹戲拖棚」鬧劇,政府如果聰明,是該在此時順勢退場,或許能獲得最後掌聲。
為搶救國內DRAM產業,今年初經部提出DRAM產業整併構想,並成立TMC(台灣記憶體公司),但業界有興趣者少,接著產業景氣回升,政府實際上已錯失整合美日技術與產能優勢時機點。如今,DRAM成本價已大幅翻漲數倍,隨著景氣回溫,眼看DRAM廠自本季開始賺錢,似乎已不需要政府協助,遑論是整併、再造工程。
其實,經濟部長施顏祥在十月時透露,一旦TIMC不符產業再造精神,政府將放棄不做,且國發基金挹注金額將大幅縮水剩三分之一,似乎嗅出連政府都信心不足意味。
而且,TIMC雖已獲經部與政院審核通過,但合作夥伴爾必達的技術無償轉移與交叉持股協議書,至今仍未補齊,國發基金即使有心審查,在TIMC自身都不積極下,又怎麼能放手浪費人民血汗錢?
從今年初談到今年底的DRAM政策,一變再變,至今好像連「研發」、「發展」都還定位不清,仍是在「試水溫、測風向」階段,不但已錯失搶救DRAM產業黃金時機,令業者不領情,更讓民眾感到鬧劇一場,趁立院喊卡決議時機,順勢退場,這才是經濟部應有智慧與作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