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始終是先鋒,從藝術先鋒到這兩年的社會批判先鋒。
他是知名詩人艾青與高瑛之子,1957年出生於北京。
1978年,他去念北京電影學院,和陳凱歌與張藝謀等人是同學。後來不想念了,轉而搞藝術,參與地下藝術展覽「星星畫展」。1981年去紐約念書、搞藝術、打工、浪蕩,直到1993年回中國。
他說,當時選擇做藝術,是對政治體制的逃避,因為「政治是一塊巨大的、殘酷的、從大山上滾下來的石頭,我們只是希望躲得越遠越好。」
1988年,艾未未在美國舉辦「舊鞋、性安全」概念藝術展,是中國人在國外首次舉辦前衛藝術展。此後他所策畫的藝術展常常成為文化事件,從2000年的《不合作方式》前衛藝術展、到2002年的「節點」,到2005年瑞士「中國當代藝術展」。
然而,真正成為他作品轉捩點,讓其作品呈現更多社會性的,是2007年他參加德國文件展所展出一件名為〈童話〉的作品。這件作品是他把一千零一個來自各階層的中國人帶去德國看展覽,而他們的這個行為為本身就是作品。
2008年,艾未未開始逐漸政治化,對公共事務發出犀利之聲。奧運開幕
當晚
,他在個人博客上,激烈批評張藝謀導演的開幕式。作為鳥巢國家體育場設的中方顧問,他也批評奧運。
為了青年楊佳的上海襲警案,艾未未更是在博客上為他每天點起一根蠟燭,以點燃中國社會的黑暗。對於楊佳被處死刑,他也寫下「殺吧,不要以正義的名義,那是在羞辱一切。」
然後,艾未未在2008年12月5日徵求志工,針對512大地震遇難學生的具體數據進行調查,卻觸犯到當局的政治敏感處。他在新浪的博客公布地震遇難的學生名單,卻被管理者刪除。
2009年,他持續地發出尖銳的聲音。八月,他去成都為另一個調查川震遇難學生的作家譚作人出庭作證,譚作人因為發布公民調查報告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起訴,但在出庭前夜,艾未未卻在旅館被警方毆打,導致腦部大量出血(他在當時沒發現,而是九月去德國參加展覽時,因身體不適而被醫院檢查出來)。他的工作室把他這段成都經歷拍成一部紀錄片《老媽蹄花》。
如果將近三十年前,艾未未做藝術是為了迴避政治權力,現在的公民艾未未,是用他的博客、藝術與行動,去直接對抗權力。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