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台灣的高爾夫成了國際比賽的點綴,和過去橫掃亞洲甚至在英國公開賽留名相比,就好比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反觀彼岸的發展,才結束的「匯豐冠軍賽」成了第五大賽,即將登場的深圳觀瀾湖「世界盃」高球對抗賽則成了傳統大賽。這也不過是10年時間的差別而己。
車廠酒商大賽 離開台灣
過去包括約翰走路,BMW或賓士等大廠商所辦的大賽,從沒有離開過台灣,現在這些比賽早已不將台灣視為重要的市場。反而中國大陸成了國際大廠爭相上陣的戰場。11月5日老虎伍茲(Tiger Woods)與米克森(Phil Mickelson)等球星齊聚上海佘山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參加亞洲首屆高爾夫錦標賽系列賽事「世錦賽─匯豐冠軍賽」,最後米克森拿下冠軍。中國的高爾夫運動發展僅用不到平常人壽命三分之一的時間,便從一無所有發展到舉辦世錦賽事的水平。
500球場 台商「貢獻」百座
目前中國大陸已在經營的球場超過500座,正興建或計畫興建不知凡幾,其中和台商有關的也接近一百座球場,只是台商投資興建的都屬早期球場,就算美景如樂滿地或桂林山水都要面臨來自沿海城市諸如佘山、觀瀾湖或雲南春城的比較壓力。新建的大陸高球場幾乎是不計成本投資,一座比一座高級,只要推出總會讓人驚訝,和台灣球場謹慎保守不可同日而語。
從首座廣東中山高爾夫球場開幕到如今,全中國共計約有500座球場,中國的高爾夫發展歷程可謂一部愚公移山的歷史。中國的許多座高爾夫球場現均達世界一流的水準,其中的匯豐冠軍賽舉辦地佘山高爾夫球場以及昆明春城高爾夫度假村球場均入選了《高爾夫大師》(Golf Digest)今年評選的 「美國之外的百佳球場」。
1986年1月中山球場舉辦職業業餘配對賽算是中國的第一場國際高爾夫巡迴賽,但高爾夫球界普遍認為1995年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舉辦的「富豪中國公開賽」(Volvo China Open)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比賽。
不到10年 大陸能辦大賽事
即使2001年伍茲首次來華參加「廣東觀瀾湖挑戰賽」時,高爾夫球界還是不能想像有一天中國的球場上竟能舉辦如此高水準的賽事。也不過10年,中國已有列名國際的高爾夫大賽。
中國高爾夫產業短短25載蓬勃發展,未來25年又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實在很難去預料。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