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金管會將密集對立法院各委員會說明,兩岸金融合作簽署進度與影響。根據上周邀集各金融機構彙整的意見顯示,證券業已向金管會提出要求,將爭取開放可參股大陸的非上市券商,並將投資大陸的限制,由淨值20%拉高至60%。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原定向經濟、財政、內政委員會進行說明,但內政委員會本周由民進黨召委輪值,未將此排入本周議程。

消息人士說,其餘兩委員會的民進黨委員,也都傾向不會讓此案輕鬆過關。

同一時間裡,業者希望金管會談判時爭取的待遇,透過上周末的溝通,輪廓也愈來愈明朗。其中在券商方面,除了全資全照等原有的建議,爭取參股大陸的非上市證券商,成為新的訴求。

群益證券總經理周康記指出,按大陸規定,外資只能投資當地的上市證券商,但目前這類券商的股價淨值比已超過7,相當高,反觀台灣券商僅約1%多,投資沒有太大的利基;但非上市的陸資券商則不同,股價淨值較低,台灣證券業投資非上市的大陸證券公司,相對來說,是較具潛力的。

投資金額上,目前我方的限制是以券商淨值20%為限,導致可參股的規模和業務都受限,盼能比照一般產業投資大陸的上限,提高至60%。

在投信公司(亦即中國大陸的基金管理公司)方面,大陸規定外資資本額須達3億元人民幣,台灣幾乎沒有公司達到門檻;周康記也建議,爭取以淨值的概念取代現行規範的資本額。

此外,據政府高層透露,總統馬英九同意兩岸金融MOU時機成熟就可立即簽署,但要求金管會爭取簽署主體維護台灣主權。為避免陸銀開放速度太快,引發人民疑慮,開放陸銀來台設立分行,開辦存放款業務是否先法人、後自然人,將列入ECFA早收清單中協商,不過參股不列優先開放項目,應會排除在早收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