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霖企業董事長歐陽明,12日甫獲安永會計師事務所2009年「年度創業家大獎」,將代表台灣,參加安永於2010年5月在摩納哥蒙地卡羅舉行的「安永世界創業家大獎」評選,爭取最高榮譽。今年,歐陽明在眾多的參選者中,奪得「年度大獎」殊榮,又適逢公司30周年慶,無異是喜上加喜。

安永於1986年創辦的「安永創業家大獎」,每年於世界各地選派出一名代表,再角逐「安永世界創業家」。評選委員會認為,歐陽明因下列事蹟在區域或全球的作為,有重大貢獻,一致推崇為台灣區代表。

首先,歐陽明帶動了亞洲廠商產品認證的風潮。因歐陽明的堅持,成霖在1998年獲得NSF認證,成為亞洲第一家取得此認證的水龍頭製造廠,因而帶動了同業爭相申請認證的風潮。結果,其後的2年內,已逾30家亞洲企業,跟隨著成霖,也申請並通過NSF認證。

值得一提的是,歐陽明率先推動產品綠色環保概念,正當業界仍在生產1.6GPF馬桶時,成霖旗下Gerber,早在1999年就率先發展出標榜節水效果的1.1GPF助壓式水箱馬桶,不僅在技術上一大突破,也促使美國環保署於2007年將節水法令,修改為1.28 GPF標準,使同業紛紛朝向1.1GPF技術發展,這對全球綠色環保的推行貢獻良多。

另因應2010年1月1日美國加州實施AB1953法案;亦稱為「加州無鉛法案」,歐陽明很早就要求公司要開發無鉛產品,且已陸續出貨,因而引起同業的關注與跟進。

成霖於1999年在台灣股票上市,成為全台第一家衛浴產業股票上市公司;另旗下大陸子公司成霖潔具,亦於2005年在大陸深圳A股掛牌上市,成為唯一同時海峽兩岸股票上市的衛浴產業公司。受到了成霖的影響,鼓舞了台中水龍頭同業的橋椿金屬,也在台灣掛牌上市。此外,歐陽明也促成全球衛浴供應鏈,加速轉移到亞洲,其自有品牌的產品供應,由原來的歐美工廠,再轉移至亞洲製造與供應,大大地降低成本,讓許多歐美衛浴產業大廠,也快速跟進。

當然,創新一直是扮演公司成長的動力引擎。歐陽明以成霖為例,說明技術創新,固然很重要,但其他構面,包括營運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也是公司重要成長的因素,且三方可相輔相成。

以技術創新來看,成霖擁有龐大的專利權數,成霖2005年在經濟部技術調查處專利件數排名台灣第17名,傳統產業第1名。2006年排名台灣第20名,傳統產業第1名,無形間增加成霖的競爭實力。

另在營運創新,成霖藉由流程管理,組織改造,或IT科技的運用,做到包括新品開發系統的創新、研發管控的創新、共享作業的創新,及卓越中心的創新。他也以卓越中心創新為例,說明成霖將全球功能,依其屬性,歸類集中在同一組織,使其具有一定規模,可以承受公司的體質改造。

至於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歐陽明主張「品牌與代工」共榮模式,因為靠代工起家的企業,要做自有品牌時,通常都會失去代工訂單,最大原因是代工與自有品牌市場有衝突。

不過,歐陽明卻創造出一個「產品生命曲線模式」,來促成品牌與代工共存共榮的局面。簡言之,成霖從代工,到自有品牌Danze,走高設計、高價位的路線,大多在精品專賣店銷售。

但成霖會將此內部流程,和重要代工客戶相連結,若Danze搶攻市場已變為成熟市場,一旦要退場時,只要稍加修改,拉低成本,就可有秩序地轉移給代工客戶,用以進入屬於成熟、主流市場的中高價位產品。

為引領中部地區中小企業的合作綜效與締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在歐陽明的構思下,由成霖帶頭倡導的「衛浴R-Team」,最快於明年中,就可成立了,藉以帶動台灣水龍頭產業的水平整合動作。

成霖創業30周年慶,回首來時路,歐陽明的創業家精神,是鮮明而富有感染力。歐陽明深知「有夢敢追」的箇中哲理。他認為,每一個人,不管能力高低;每一家企業,不管規模大小,都要「成為社會上積極向上的正面力」;這樣存在,才有價值。所以,他在創業時,公司名稱取名「成霖」,原意就是「立志成為大地的甘霖」。

而成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歐陽明的「慎謀能『動』」有關。成霖的自有品牌「Danze」,雖在美國推展成功,但卻面臨發展瓶頸,原因是Danze只有水龍頭產品,產品線太單薄。

另Danze也進不了美國傳統的批發通路,經過策略分析之後,他在2003年併購美國衛生陶瓷廠Gerber,不僅完善成霖的產品線組合,也為Danze打開了進軍美國傳統批發通路的一道門。

不過,當時Gerber還是個虧損多年的老廠,產品沒有競爭力。為此,歐陽明決定成霖在併購Gerber那一年,又在大陸併購陶瓷廠─「山東美林」,藉由轉移Gerber的技術與訂單到美林,並陸續關閉Gerber營運虧損的4家工廠,讓Gerber2008年終於轉虧為盈。

同樣地,Danze也因而突破發展瓶頸,放大其銷售量;美林則受惠於引進技術、持續發展,而蛻變成為現代化工廠。在上述併購企業營運轉強之後,使成霖集團的經營範疇,由水龍頭再拓展至整體「浴室」領域,再創事業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