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引領風潮的「馬英九現象」在這次的地方選舉裡迅速退燒,除了花蓮與竹縣兩個藍軍嚴重分裂的選區,候選人為了「爭正統」,馬英九看板還被拿出來讓候選人聊備一格外,從南到北幾乎已不見任何「馬英九熱」。儘管如此,馬英九在短短一年半的執政後迅速步下神壇,其實也還符合民主政治的常態。

較反常的反而是在野黨;黨主席蔡英文領軍四處征戰,但不擅政治語言與領袖魅力的她,很少被綠營人士視為將來的共主。綠營人士形容蔡英文像為落難的民進黨遮風避雨的大樹,但走出樹蔭外,還有昔日的四大天王加陳菊。無論是蔡英文、蘇貞昌或陳菊,媒體在這場選戰中找不到真正與馬英九對壘的在野「主帥」,類似狀況實在相當罕見。

對馬英九而言,由於在國會仍握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席次,這次的選舉,就算多輸掉宜蘭、南投、竹縣、花蓮,甚至外加彰化,也絲毫無法撼動其中央執政的絕對優勢與統治基礎。這場選舉對馬英九的真正意義在於「黨主席第一仗」,馬藉此推演自己的「馬式戰法」,為下屆總統大選擬定戰術戰略。明年底的五大直轄市長改選才是馬任期的「期中選舉」,這場地方選戰充其量只是期中選舉前的「模擬考」。

對蔡英文而言,雲林立委補選大勝讓她稍穩黨內盤勢,緊接的這場地方選舉,則讓她有擴大優勢的機會;蔡英文個人是否有競逐天下的鴻鵠之志,並非現階段的關鍵;由於扁案罩頂,天王離心,民進黨的基本盤勢太差,蔡英文必須協助自己與民進黨過了這一關,接軌明年的五大直轄市長改選,才有徐圖發展的機會。

朝野雙方對於這場選舉的戰略戰術目的都不同,要說這是一場「雙英對決」,並不完全貼切,但選舉結果,鐵定可作為未來兩年政局發展的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