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共空軍建立六十周年,北京規劃一系列空中戰技表演,受天候影響,一延再延,昨圓滿達成任務,這次演訓後,表演機全面換裝成戰力與F十六相仿的第三代戰鬥機殲十,傳承意味濃厚。
十一日是中國空軍建軍紀念日,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及八一跳傘隊,原訂三、八及十二日舉辦三場空中表演,但受天候影響,除三日預演外,其他兩場一延再延,昨天上午於六千五百多名觀眾歡呼聲中,終於在北京沙河機場順利升空。
這次表演最大看頭是中國第二、三代戰鬥機殲七GB、殲十同場競技「六機開花」、跳傘隊「仙女下凡」、及四機編隊對衝穿越等驚險動作。第一名駕駛殲十戰機從事特技表演的空軍航空兵師長嚴鋒表示,表演時,兩架飛機高度相隔一公尺,從地面上看,兩機距離卻是負數,後機機頭已「吃進」前機機尾,這已達美國「雷鳥」等先進國家飛行表演隊的水平,難度遠高於十一國慶閱兵「準時抵達」的要求。
殲十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多用途全天候戰鬥機,裝備較為先進的航空電子及飛行控制系統,具有較強的制空、對地突擊、電子對抗與機動作戰能力。八一飛行表演隊分隊長曹振指出,殲十機動性強,轉彎半徑小,表演時更有利於觀眾欣賞,殲十有四大特色,一是改進氣動布局,外觀上有二代機少有的「鴨翼」樣式。二是升降副翼一體成型,既可控制滾轉、又可控制負壓變化。三是飛控系統運用電腦進行多面控制。四是機動性大幅提高。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