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五日)是八八水災百日,許多報導都引述災民對重建不確定的抱怨,尤其是對遷村式的永久屋感到茫然恐慌。他們跟不上這麼快的重建步伐。

上周立院通過一一六○億重建預算。同時,據統計,今年民間捐款一二○億中超過七○%湧入前兩名大慈善團體。有「資源」大組織一旦啟動,除有內部績效壓力外,對外通常會有標準作業傾向。相對來說,個別受災戶或村落面對大單位,就會有難以溝通的無力感。救災聲中最容易高舉的標準就是「安全」!權威的、機構的、甚至科學上的安全定義,加諸於在地的、個體的、經驗式災民身上,前者是如此動機正當,又永久照顧,後者很難有說「不」的立場。

然而,安全真的是這麼絕對,不容討論的嗎?安全不是對照於行為和風險,不是相對的嗎?「遊樂場」想必要比「闢茶園」,更比「採愛玉」不安全?同時,打獵、民宿、溯溪,哪一樣對山林威脅更大,一定是基於規模去評估的吧?同理類推,居家不安全不一定代表作農不安全,有危險性的小學也許是還可以接受的露營地?

除了使用人行為的風險高低之外,評估人也應該把「系統管理」的思考加進來,例如:總量管制、車種限制、禁用機具等等。不宜即刻對土地使用做絕對判定,讓公權力與自主管理在轉換過程中扮演相當角色,相信有機會使有限資源仍然安全的提供部分生計。

生計有著落,心理就安定,也才願意完整思考安全的意義:不只是「避災」,還在於「老人家的就醫」,以及「下一代的成長機會」。「安全」不要僅視為眼前工程事實,要當成對未來發展整體的衡量。從受者感受去設想,引導他們一層層解除不確定,從安心找到安定,進而領會施者對安全的心意。「安全」才不是各說各話,才是溝通開始。

站在「安全」對面的,在八八重建的案例,是「文化」!文化和安全一樣,同樣有無比的道德高度,同樣容易被放大成溝通的禁忌。即便沒有「八八」,究竟在強大的商業和漢人沙文思想之下,原住民文化能沿續多久,又有多少會因為減少標準化遷村而被留存?大概誰也沒有把握說服誰。然而既然我們寧取山林休養,以存續生命。是不是多樣性的原住民文化,也可以當作是一脈待續香火,不拔離她的土壤,反而多花心思呵護她,讓生命面貌更多元、更美好呢?

無論「安全關切」的細緻溝通,或者「文化價值」的呵護闡揚,在後續八八重建作業中,都需要十足耐心,也難免要因地、因人而彈性處理!不宜用標準作業看待,也不適用大機構上位思考來指導。好在這一次對象人數不多,整體財務和行政負荷不算大;而族群的稀有性和社會的期待卻很高,值得試一試!用力試一試!試試我們是不是從「九二一」真正學到了對生命的尊重!(作者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