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才被列為六大生產過剩產業之一而遭到整頓的多晶矽,最近又傳出限制令將放鬆。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11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2009年多晶矽政府與市場高峰論壇」傳出消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即將對多晶矽產業進行第二輪摸底(調查),這次摸底將對多晶矽產能是否過剩,做出更為確切的結論,而技術先進、規模大、環保的多晶矽投資或許將鬆綁。
據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人士證實,對於多晶矽產能是否過剩問題,地方與企業多有不同的意見,「故此工信部及發改委才要進行新一輪的調研,調研內容主要看是否過剩、如何定義過剩,此次調研的範圍更廣、涵蓋的企業也更多。」
北京論壇 多家業者出席
在北京的論壇上,工信部電子資訊司、發改委規畫司都作為主管單位列席會議,而包括洛陽中矽、江蘇中能矽業、賽維LDK、浙江昱輝等近20家大陸多晶矽企業也都派出副總以上人士出席。
「第二輪調研所得出的情況,將會形成多晶矽投資列入產業投資指導目錄的重要依據。」一位參與論壇的企業高管預計,調研之後,「技術更為先進、具有閉環裝置,單線產能在5000噸以上的項目投資或會放開。」
業者:今年產能未達需求
「所謂過剩,並非是絕對產能過剩,而是低端產能、低效產能、低劣產能的過剩。」無錫尚德總裁助理劉志波坦言。
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也表示,如果以2008年的需求量作為指標,保守估計今年晶矽電池的需求量約為2.8萬噸,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今年的產量只能達到1.4萬噸左右,因此當前多晶矽的實際產能並未過剩。
因企業及地方政府存有質疑,工信部和發改委即將派隊伍前往各地、企業實地調研,「時間就在11月16~25日。」上述企業高管透露。包括江蘇中能矽業、賽維LDK、洛陽中矽等在內的情況均成為重點調研的目標。
由於中能和賽維都是台灣太陽能電池廠的重要原料供應商,未來的調查結果勢必同時影響到台灣業者。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