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單位發布的一份報告,直指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讓大陸的新能源政策陷入混沌不明。大陸科技部日前完成一份內部報告,強調光伏(太陽能發電)產能並未過剩,新興產業重覆投資是必然的現象,「不然哪來的競爭,哪來的進步?」
大陸一位光伏企業的高階主管指出,在被點名之後,很多地方政府力推的「新能源產業規畫」已經基本上進入了暫停的狀態;銀行對新能源產業也心存觀望,「貸款越來越難拿到了。」
科技部的內部報告已經提交給部內的高層官員,了解這份報告的官員指出,報告得出的結論認為,「產能過剩」的判斷有失公允,並擔心這一論斷會誤導輿論,影響大陸新能源產業的正常發展進程。
報告顯示,大陸媒體和官方採信的都是規畫產能,與實際產能相去甚遠。這些規畫產能或許可以描述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雄心和熱情,但絕大多數的規畫顯然缺乏兌現的基礎。「有的是地方出於招商的需要,放大宣傳;有的是企業出於融資等需求在製造概念。」
也有大陸能源專家指出,「產能過剩」的說法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當前所說的產能,相當部分都是計畫中的,屬於虛擬的,口頭的,沒有付諸實際。其次,「產能過剩」的評判依據是當前的世界裝機需求,沒有動態考慮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未來的需求。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