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胡潤發布了大陸新的年度百富榜。黃光裕由去年的第一位,降至第17位,但仍擁有230億元(人民幣,下同)。一年之間,黃光裕的財富消失了200億元,還因涉及內幕交易入獄,黃光裕的起落令人玩味。

據《法制晚報》報導,已被拘押的黃光裕就在10月下旬被指控「內幕交易罪」,一旦判刑,最高或判10年有期徒刑。「內幕交易罪」是大陸新刑法修改之後新增的罪名。

《三聯生活周刊》對黃光裕的崛起和衰敗有詳細報導。報導說,黃光裕第一次成為胡潤榜首富時,在回應電視台採訪「105億元(當時黃的身價)你如何花」的問題時,黃光裕的答案簡單,卻出人意料:「不夠花!」--黃光裕對財富的慾望,遠超過一般想像。

少年曾撿垃圾為生

鋃鐺入獄的昔日首富黃光裕,從前名叫曾俊烈,出生潮汕,曾經是家中只有兩畝地的窮孩子,70年代末期,汕頭地區開始流行的走私家電,黃光裕少年貧困,甚至撿垃圾為生,其實也和走私有關。黃光裕的同鄉說,當年有些能幹的人從海上運回來好多電視機、收錄機,說是從台灣、香港那邊弄回來的,別人再從他們手上收來,把這些來路不明的電器運到城市賣掉。黃光裕十幾歲時,就常騎著舊自行車去各村收舊電器,收來再出手在那時就是精明的「下家」。

也因此,大家對黃光裕稍有印象時,他出身自零售業。不過,黃光裕在通往財富夢想的征途中,並不光鮮。2006年,被曝在創業階段涉嫌以違法或違規方式獲得中國銀行北京分行高達13億元的貸款,但此案無疾而終。

不過,不難發現黃光裕的創富之路游走了不少灰色地帶,兩年後,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黃光裕在三聯商社、中關村兩上市公司重組、資產置換等重大事項過程中,由他控制的北京鵬潤投資有限公司(鵬潤投資)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涉及金額巨大,證監會已依法將有關證據材料移送公安機關。

違法經營 牽連甚廣

黃光裕香港借殼上市需要經過商務部相關部門批准,這些關口的相關官員,在去年先後被拘,而黃光裕在香港套現所得巨額現金,如何進入大陸市場?同樣關聯的廣東省公安廳出身的原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廣東省公安廳晉陞至公安部部長助理的鄭少東去年也被捕調查。

大陸目前雖然出現諸多問題富豪,但官員涉入金融案件的人數,屬黃光裕事件最為廣泛。黃光裕直接被拘的理由,是因為涉及內幕交易,這位昔日中國富豪的起落戲劇十足。

機關算盡 始料未及

黃光裕致富的原因恐難以細查,不過他財富迅速下降的原因,與中關村脫不了關係,黃光裕想複製國美電器在香港借殼的成功經驗,將旗下的地產業務也以此模式運作,所以中關村成為黃光裕的資本獵物,不過,這一次他的資本運作手法沒能再度重現,中關村重組失敗,而他也因游走於「灰色地帶」被捕入獄。

中關村的前身是著名的瓊民源,因為財務造假和股價操縱給投資者帶來巨額損失,1999年,由北京市住總集團為主發起人,和6大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北京中關村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受北京市政府的委託,四通集團的段永基出任中關村公司的總經理。這樣的夢幻組合在當時給投資者帶來極大想像空間,但事實上是投資者噩夢的開始。

當時如日中天的段永基在任上大刀闊斧,最為大手筆的動作就是在廣東巨額投資CDMA項目。段永基用中關村通信來運作CDMA,把上市公司中關村做為貸款擔保。這30多億元的貸款每年給中關村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2002年虧損1.88億元,2003年虧損6.33億元,2005年再次巨額虧損5.3億元。

故技重施 難以成功

2006年黃光裕入主中關村,但因舊債未了難以轉型。黃光裕為此投下大筆資金協助中關村解除因CDMA產生的33.9億元的擔保責任,活化其他不良資產,為中關村挽回經濟損失。他運用旗下鵬泰投資向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計借款近5億元,其中4.08億元不收取利息,鵬泰投資及其關聯企業累計為上市公司融資提供擔保2.68億元。但投資者對黃光裕的重組方案並不認可,早在2008年,中關村董事會就已經決定放棄實施定向增發預案。 因為中關村目前只是土地儲備,房地產開發未成熟;這對於A股的投資者而言,需要的是看得見的利潤,而不是一個虛幻的前景,所以,即使黃光裕調整重組方案,將旗下的地產業務低於180億元出售給中關村,估計也依然很難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如果作價過低,也背離了黃光裕當初借殼的初衷。

回顧昔日首富失落的過程,可以窺見黃光裕所說的「不夠花」給他帶來了多少投資動力,在許多投資案中他選擇了最棘手的中關村,費進心思將其盤整、重組,雖然各界已認定中關村實乃黃光裕失敗的主因之一,但據傳他在獄中,仍不斷操盤中關村的運作,這種「不夠花」背後的動力,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