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上海訪問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六日在浦東上海科技館,與約五百名大陸青年學子進行「市政會議」(Town Hall)式交流。歐巴馬明言,美國不會遏制中國崛起,歡迎中國作為一個國際社會強大的、繁榮的、成功的成員。他並表示,美中兩國作為「對手」這樣的觀念,不應是一成不變的。

歐巴馬昨天在開場演說中,首先諮詢美國駐北京大使洪博培意見,說了句上海話「儂好」,得到現場熱烈掌聲。隨後,他引用中國諺語「溫故知新」,回顧上海在一九七二年雙方簽署《上海公報》中的角色,並回顧美中關係卅餘年來關係的發展。

夥伴關係 承擔領導責任

與前任美國總統布希上任初期中國政策的游移不同,歐巴馬對布希主政晚期的中國關係定位全盤接收,以合作為主軸,把中國視為「夥伴」而非「對手」。

歐巴馬說,貿易關係為雙方在當前重大全球問題上建立夥伴關係打開了大門,這些問題包括經濟復甦、潔淨能源開發、制止核武器擴散及應對氣候變遷等。他說,包含促成亞洲及全球各地的和平在內,這些問題,他十七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時,都將談到。

歐巴馬舉減少溫室氣體為例,「除非美中兩國一致,否則能解決全球挑戰(的機會)是極少的」。他指出,兩個國家(美中兩國)就要承擔做領導的責任。

對手概念 不應一成不變

卅餘年來,兩國關係也遭遇挫折和挑戰,但歐巴馬強調,「我們一定是『對手』這樣的概念,不應一成不變」。他說:「由於貴我兩國合作,兩國都將變得更繁榮、更安全」,只要基於相互利益、相互尊重,就能有所成就。

在強調美國「普世價值」之餘,歐巴馬表示,美國也有很多地方需向中國學習。他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和文化,這方面美國可能須虛心一點。

歐巴馬在回答學生提問時表示,他此行主要目的,在加深他對中國及兩國關係未來遠景的理解。

由於現場與會者多是「八○後」、「九○後」新生代,歐巴馬對學生英語程度表示讚賞,並歡迎他們到美國去。昨天與會的包含上海八所大學學生及學者,但提問者多是學生,且都能以英語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