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巴馬政府口口聲聲說要重視亞洲,但看看他對亞太經合會議的冷淡態度,實在看不出有什麼重視。歐巴馬的注意力在伊拉克、阿富汗、東歐、中東,而亞太這個圈子裡呢?歐巴馬非常放心,是絕對出不了問題的地區,這廿個經濟體哪個會與華盛頓抬摃?那麼,有必要花精神在這裡嗎?
亞太國家也知道不必對華盛頓有什麼期望,美國自顧不暇呢。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漫畫倒很傳神:歐巴馬手提上寫「美國經濟」的皮包,氣喘吁吁地推開亞太房門,卻見領導人們正興沖沖地觀看一頭肚上寫著「中國經濟」的貓熊,沒人理會他到來。
可以說,歐巴馬這次東來完全是為了訪問中國。去東京、首爾、新加坡都是順路,他需要中國,那是他在亞太唯一能得到國家利益的地方。中國人好面子,自己鼓動如簧之舌,多停留幾天,多表演些友善態度,必能收到預期效果。
甚至在東京的演說中,他便說了這樣的話:「我們歡迎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個相互關連的世界上,影響力的競爭不再是零和遊戲。中國不必懼怕其他國家的成功,美國不謀求遏制中國,相反,一個強大而繁榮的中國的崛起,可以是國際社會的力量之源」。這話的重心便是美國已放棄了行之已久的遏制政策。
中國方面當然很愛聽,但卻也絕不會天真到真的相信美國的遏制政策就此收場,美洲一家知名通訊社便提問:為什麼美國一邊向台灣出售武器,一邊又尋求與中國的良好關係?為什麼中央情報局將中國列為主要的軍事、間諜、網路威脅的勢力?
扶持印度遏制中國是柯林頓時期便有的政策,布希政府對此也有興趣,但歐巴馬政府對此卻更為積極。
歐巴馬政府最困惑而難決定的問題其實是:中國崛起後究將走向什麼途徑?美國將如何應對方不損美國的利益?所謂「一個強大而繁榮的中國的崛起」只是捧場之詞,讓中國陶醉而已。
有要求於中國的事太多了,且看他到北京後,與中方有些什麼大事能妥協,枝微末節的事不必太重視。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