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奎斯齊名的祕魯作家尤薩(Mario Vargas Llosa),一九六二年出版成名作《城市與狗》,以少年時在軍校的親身經歷為本。書中描繪充滿暴力的軍校生活,性、背叛、傷害與血淋淋的校園霸凌,充滿爆發力的文字,令人驚嘆。由於內容具爭議性,一發表即刻遭禁,不過卻讓尤薩在國外一鳴驚人。
《城市與狗》在出版近半世紀後,中文版近日終於引進台灣。尤薩一九三六年出生於祕魯,創作領域廣泛,包括小說、詩、劇本、文學評論等,著有《青樓》、《世界末日之戰家》等廿多部名作,還曾擔任自己的小說《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的改編電影導演。他在《城市與狗》前言寫道:「因為這本書,我開始實現從小懷抱的夢想:有一天成為一名作家。」
發表就被禁 半世紀後終有中文版
《城市與狗》以一名軍校生破窗偷考卷開場,尤薩以萊昂西歐‧普拉多軍校五年一班的學生為主角,藉由第三人稱以及「美洲豹」、「波亞」兩角色的第一人稱交錯敘事,呈現軍校內壓迫與校外社會的醜惡。
書中直白描寫暴力、雞姦,充斥髒話和下流語彙,勾勒出墮落且令人不寒而慄的軍校圖像。如新生入校被稱為「狗崽」,必須集體遭受學長慘無人道的「洗禮」,受辱的新生為了雪恥另組「團體」展開報復。五年級畢業前卻發生一連串意外,死亡與陰暗籠罩。
「城市」暗喻軍校與祕魯社會腐化的權力,「狗」比喻卑微劣勢的新兵與祕魯人民,在變態體制下變得毫無尊嚴人性扭曲。《城市與狗》對祕魯的腐敗社會、軍事獨裁提出尖銳批評,一出版便遭禁,當局更在小說中的場景萊昂西歐‧普拉多軍校內焚燬這本書。
對祕魯的腐敗獨裁 提出尖銳批評
尤薩表示,《城市與狗》中的人物部分來自童年記憶,而少年時閱讀法國作家沙特、馬爾羅、福婁拜,及美國「失落的一代」作家福克納等,都影響這部長篇處女作的風格。《城市與狗》成為開啟六○年代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先聲之一,同時期拉美文學代表作還包括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的《百年孤寂》等。尤薩的作品充滿軍事與政治色彩,緊扣社會現實,手法詭奇多變,曾獲得結構寫實主義大師封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