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是台大校慶,媒體到學校採訪,發現校長在台上致詞,學生在台下又睡成一片。新聞播出後,媒體與社會輿論繞著現代學生的品格道德有問題,生活作息不正常等論點打轉。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學生的錯。然而,我不禁要問,這些被責罵為無禮的學生,是誰教出來的?當大人們指著孩子的鼻子罵他們沒禮貌,品格、生活教育出問題的時候,大人們檢討過自己嗎?
有個老廣告的台詞說的好:「刮別人的鬍子之前,請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校長反省過自己的演講內容為何如此無趣,竟讓學生們睡成一片?如果今天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來台大演講,學生還會睡成一片嗎?此外,校慶有必要把學生找來排排坐,聽校長演講嗎?過去建立在師生不對等關係下的校園秩序,是否應該拋棄了?學生不乖、不守秩序,是學生有問題,還是要求學生就得要乖、得守秩序的觀念有問題?民主時代的今天,尊師重道還能靠老師既有的光環/頭銜來獲取嗎(恐怕得靠實力搏取學生的認同)?
再看看這個社會上的大人,特別是那些在高位的,為政者貪汙,企業主剝削勞工、掏空公司,公務員怠工、偷懶,出事互踢皮球…,哪個又能活出生命的榜樣給孩子們學習效法?如果孩子們壓根瞧不起大人,又怎願尊重大人?
看看這個由大人統治的社會,千瘡百孔,大人們怎麼都不自己檢討自己,下定決心好好的改革一番?以學院來說,尸位素餐的教授,論文抄襲,教授廉價剝削碩博士生擔任研究助理,白拿國科會補助款寫一堆永不開放的研究報告,報假帳將研究經費挪為私人使用…,由教授師長所捅出來的學術界的陋習與問題,難道還會少嗎?怎麼不見憂心教育的學者專家出來爆料、批評?也許這些更是阻礙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因素,而不是學生上課吃東西、上網、聊天、睡覺?
成天都看到媒體在批判孩子的行為不檢點,怎麼不見媒體批判造成孩子行為不檢點的原因?難道孩子生下來就能如此桀傲不遜?難道不是這些孩子成長過程的家庭與學校教育出了問題,社會典範太過糟糕,才讓孩子們「不學好」的嗎?大人最常說,「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帶壞我們家的小孩」,但其實,會不會根本是「自己家的小孩帶壞別人家的孩子」,而帶壞自己小孩的,其實就是無法給孩子身教好榜樣的自己?檢討別人很容易,人在碰到問題時多半習慣推卸責任,怪罪別人/環境,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甚麼時候,我們才願意在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不是去責怪這個孩子、檢討孩子,還能多想想造成這個孩子的性格的家庭、學校與社會環境,多想想我們該負的責任?先從我們自己改變起,別成天只想著責罵孩子,改變孩子!(作者為文化工作者)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