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農業交流又有重大突破!中國大陸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負責人和台灣農業團體、企業,16日在台北簽訂採購協議與意向書,總採購金額高達12億5488萬新台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農業採購訂單。

中國大陸全國供銷總社及所屬企業負責人一行30多人,15日帶著金額龐大的農產品訂單抵台。在邀訪的台灣省農會牽線之下,走訪台北、宜蘭、台中及彰化等地,採購品項包括生鮮蔬果、漁畜產加工品及農特產加工品等。這不是兩岸農業交流以來第一次簽訂採購意向書,卻是兩岸首度針對農產品採購簽訂合同。

大陸供銷總社下單

供銷總是中國大陸全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光是縣級以上的營業據點就有22萬處,主要營業項目為運輸及銷售國內外農產品、農業生產資財及民生必需消費品和配送業務等,員工更超過300萬人,規模驚人。該社曾於97~98年採購1200公噸台灣柳橙,對台灣農產品輸銷中國有實務經驗,這回帶來的訂單更是嚇人。

農委會國際處處長張淑賢表示,希望透過採購合同的簽訂,建構起交流機制,讓台灣農產品可以穩定且長期地銷往大陸,張淑賢說:「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交流,能建構兩岸長期合作採購交流的機制」。

簽意向 全年購果5千噸

根據採購意向書,到明年上半年為止,供銷總社將採購包括柳橙、鳳梨釋迦、楊桃、椪柑、蜜棗、蓮霧等,共計3000噸台灣水果,全年水果採購量可達5000噸,另外,還會採購南投和嘉義的茶葉、宜蘭蜜餞,以及菇類、熟食類產品、水產品、飼料等等。未來還將持續採購鳳梨、楊桃、葡萄柚、番石榴等台灣農產品。

農委會表示,為推介台灣農產品「新鮮安全、優質精品」的特色,農委會所推廣的吉園圃標章及CAS標章已在大陸辦理註冊手冊,可增進通路商對台灣優質農產品的認識,並建構長期行銷通路,增加台灣農產品外銷量值。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透過這次相關採購協議的簽署,與大陸大通路建立長期的合作的關係,可拓展台灣農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不但滿足中國大陸民眾對台灣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更可增加台灣農民的生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