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牛引起軒然大波,至今未歇。表面上,美牛風波只是台美問題,不涉及兩岸。但其實,「美牛」與「兩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誰還記得5年前6108億的凱子軍購案?當時的綠營高層說:抱美國大腿沒什麼不對,凱子軍購就凱子軍購,我們就是該買單。風水輪流轉了以後,現在藍營高層也說:為了台美關係的大局,大家別再嫌棄美牛,我們就買單吧!

一個號稱要實現台灣國,另一個據說要捍衛中華民國,但在老美的面前,卻同樣喪權辱國而盡失國格。不管是凱子軍購還是美國牛肉,藍綠兩個爛蘋果一旦執政(或在野),嘴臉都差不多。試想:如果是綠營執政,台美牛肉協定的內容就不一樣?藍營就不反美牛?

台灣比不上韓國人

台美牛肉協定之喪權辱國,從國安高層「我們是比照韓國」這句話就可以看出。大家不妨上網google韓美與台美牛肉協定,比較一下差異何在。韓國禁止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台灣則無。韓美協定有好幾條是在界定韓國的「自主把關權」,台美協定則幾乎通通放水。白紙黑字,就是沒有「比照韓國」。

不管是台灣國的選民,還是中華民國的支持者,都得面對一個鐵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政府高層(不分藍綠)都以為:台灣人本來就比不上韓國人,本來就不可能爭取到韓國人所能爭取到的條件。蘇起說:這是因為韓國有美軍基地,有更多的談判籌碼,所以得到的條件比較好。這個話,如果是從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的口中說出,大概也不讓人意外。

但問題正是出在這裡:難道,真要台灣凱上加凱地「為」(而不只是「向」)美國買武器,甚至爭取美軍駐防台灣,使台灣進一步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尖兵,台灣人才勉強夠格對「韓國人拒吃的那些美國牛肉」說不?難不成,這就是藍綠高層所共享的政治潛意識?

兩岸政策缺乏遠見

本來,在投票給馬英九的百分之五十八裡面,有很多人是希望他能帶領台灣振衰起蔽,走出困局的。在諸多良善的願望之中,有個相當卑微的願望是:台灣人在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面前,能不能有些健康的自信?能不能不老被美國當凱子?能不能大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解除敵對狀態,但堅持應該堅持的政治底線?能不能讓大家可以不卑不亢地做人?

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現政府一方面想從北京獲得經濟利益和政治小利,卻又無願化解兩岸政治僵局;另方面則努力討好美國,以免其轉向支持綠營。但這種所謂的「務實」對策,正因其缺乏遠見、路線和格局,實際上就像是「隨人客搖來搖去」的歹命舞女,已使台灣人的健康自信快速流失。

在兩岸政策上,現政府「只經不政」,政治抱負極低,只想從北京得到些小利以維持政權;而為了這點小利,還心虛到自覺不能不讓美國硬上。正因其對台灣前途缺乏遠見,對兩岸未來無甚抱負,大概也只能這樣東倒西歪下去,不斷想方設法地同時奉承兩個「上國」。但美牛風波已向我們揭示:兩岸關係的政治面不會有重要突破,而台灣也很難擺脫得了失去健康自信、繼續向下沉淪的噩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