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牛修法朝野僵持不下,民進黨死守「禁止進口」底限,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則下令,不得出現「禁止進口」、「不得進口」字眼。行政院長吳敦義認為,朝野歧見還有商量餘地,把「不得進口」等字眼納入修法,中間可以有些彈性,只要前面加入行政措施如「三管五卡」的前提鋪陳,便可圓滿解決。
攸關美國牛內臟等進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依朝野協商決議,昨日是修法最終日,但因民進黨團持續霸占主席台,並關閉協商大門,修法宣告破局。立法院長王金平還不高興地訓斥民進黨團,破壞朝野協議,十分不妥。
事實上,目前立法院法制局與朝野黨團,對於《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法版本就高達六、七個,民進黨要求的是從源頭的「不得進口」,國民黨團做的則是進口台灣後的「不流入市面」。最新版是在法條明定感染狂牛症牛隻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及其相關製品禁止輸入。
行政部門昨日凌晨趕工出爐的《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管理辦法草案》,包含「三管五卡」措施的精神與意涵,國民黨團為消除疑慮,擬做決議,行政部門如要修改查驗辦法,需經立院同意,但民進黨仍然不同意,堅持自己版本。
但對於民進黨不惜街頭遊行,訴求美牛高風險部位不得進口,並認定「三管五卡」措施無法阻擋進口。吳揆認為,如果修法明文直接就要寫入「禁止進口」,「這就好像一步要跳上八階那樣的困難!」
吳敦義說明,修文可以先列明「三管五卡」的行政檢驗措施,中間再鋪陳「凡有不合規,定且有高度健康疑慮的部位或經查驗含有特定高風險物質,不得進口」,用四、五句話來緩衝,不要只用一句話解決,朝野應該就可達成共識,把危險和爭議的部位都規範了。
吳揆認為,台美之間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關係,民進黨不應該錯過,民進黨應該要想清楚,「這不是和國民黨和解,這是讓不存在的爭議畫下句點!」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