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家大劇院設有三位藝術總監,分別司掌音樂、戲劇、舞蹈,曾任上海愛樂及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陳佐湟就是音樂的「大掌櫃」。國家國樂團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十八日在國家音樂廳連袂舉行慶生音樂會,慶祝滿二十五周年的國家國以及三十周年的北市國。音樂會兩團特別邀請陳佐湟擔綱指揮。
陳佐湟今年六十二歲,成長於文革一代,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彈鋼琴的他當時被分派到文工團,台上舞蹈隊跳舞時,他就在旁彈伴奏,之後還在石家莊種了四年稻子。雖然環境艱困,愛樂的他仍不放棄學習,「人都是逼出來的!」
他說,當時不能聽西方古典唱片,連看樂譜都是罪過,他硬是排除萬難私下與大陸前輩指揮鄭小瑛學習。「她那時在京劇團服務,我把樂譜背下來後,就在她面前開始比劃,假想前面空無一物的空間,有著交響樂團。」
他也說起當時整個北京城只留有一本王沛綸撰寫的《中文音樂辭典》,存在國子監的圖書館裡不准外借,「我每天帶著兩顆饅頭,騎著車到圖書館,一頁一頁的用手抄回家。」
如今環境不同以往,資源充足,學習機會多。陳佐湟笑說,北京國家大劇院開幕兩年以來,全球七、八成的頂尖樂團已報到,指揮大師阿巴多還將琉森音樂節的重要節目帶至大劇院連演,顯見時代的改變。陳佐湟表示,或許目前大陸聽眾數量、素質還待提高,但正往好的方向前進。
陳佐湟目前忙著為大劇院籌組駐院管絃樂團。他說,世界各大樂團裡的大陸演奏家不計其數,如何吸引他們回國,是他思考的問題。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