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市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糧農組織)總部召開的世界糧食安全高峰會議,十七日進入第二天會期,此番歷時三天的峰會旨在尋求協助全球十億多人擺脫飢餓的有效途徑,然而最富裕國家的領袖均未出席,而峰會的共同宣言也未明確定出全面消彌飢饉的時程。

除了峰會東道主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之外,先進工業國家組織「八國集團」(G8)其他成員國領袖均未與會。

「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設定在二○二五年之前終結全球飢餓問題,本屆世界糧食安全峰會共同宣言草案也將此一目標列入,然而十六日正式發布的宣言卻已經刪除該段的文字,聯合國糧農組織祕書長狄奧夫對此深表遺憾。

峰會也拒斥聯合國的呼籲,而不願將每年援助貧窮與落後國家農民的款項增至四百四十億美元。先進工業化國家領袖去年七月在義大利召開峰會時,曾同意在未來三年內提供窮國二百廿億美元的農業援助,然而各國對於如何分攤這筆援款迄未達成共識。

隨著中國與印度等人口大國經濟突飛猛進,糧食需求大幅增長,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以及貪婪的投機客大肆炒作國際糧價,去年有不少國家因糧食問題爆發社會動亂。

據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有十億多人口面臨飢餓,其中六億四千二百萬人居住在亞洲太平洋地區,二億六千五百萬人居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糧食安全如今成為不容忽視的國際課題。許多先進富裕國家已大舉向窮國租用或購買農地,以確保糧食供應的穩定。利比亞領袖格達費特別在羅馬峰會提醒各國慎思這項趨勢。

格達費、教宗本篤十六世與巴西總統魯拉也都在峰會席間抨擊先進已開發國家的農業政策輕忽貧窮落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