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周禮樂團是中國首個以挖掘、整理研究、演奏周樂,弘揚周禮文化為主旨的民族交響樂團。日前為第21屆中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在人民大會堂以古樂器編鐘、石磬、塤等演出多首曲目,重現周朝禮樂遺風。

本場音樂會共演奏6首民族器樂合奏,包括〈伯仲讓賢〉、〈鳳鳴岐山〉和〈周公祈天〉等曲目。〈伯仲讓賢〉根據《史記。周本紀》所記載泰伯、虞仲讓賢的故事譜寫以塤為主奏樂器的民族管弦樂合奏,以二重賦格的形式表現泰伯、虞仲理解父親欲傳位三弟季曆後反覆商量的過程。

〈周公祈天〉以西周時期「六禮」祭祀活動為素材的嗩吶協奏曲,表現周公姬旦祈天、垂訓、居東三個事件。樂曲開始,以張弛有度的鼓點奠定全曲的莊重基調。然後,嗩吶獨奏或沈吟或激昂,奏出哀祈的音樂主題。

其中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磬」,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曾被稱為「石」和「鳴球」。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逐漸演變為後來的磬。演出最後為寶雞的大型實景樂舞《周頌》「周禮大典」的片段,以鏗鏘激昂的大音長歌,以及金、紅色高貴華美的青銅服裝作結。

周禮樂團所演奏的曲目,由中國作曲家張新懷和史學撰稿者張建國,利用西周出土樂器和相關歷史文獻開啟對周禮音樂的想像。也作為寶雞市文化旅遊業開發建設的特色之一,與剛建立不久的周禮樂團和周禮文化主題公園、二十四象陣廣場、八音編鐘長廊等,型塑出陝西「中華禮樂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