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已完成簽署,何時開放陸資來台參股國銀?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提出政策性看法表示,待ECFA簽署後,初期只開放陸銀來台設立分行,參股國銀列第二階段開放目標,這樣較符合「行穩致遠」的穩健原則。

吳揆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兩岸完成金融MOU的簽署後,國內金融業者一定有馳騁萬里的企圖,從1987年起台商前往大陸投資,為數甚多,金融服務市場如此之大,台灣金融業者若無法服務台商,讓顧客被日商及洋商銀行拿走,業者一定很不甘心,因此對MOU有高度期待。 但相對陸銀來台,國內銀行業仍有疑慮,擔心會被「吃掉」。所謂「吃」有兩種情況,一是陸銀吃下台灣市場,一是陸銀吃掉台灣銀行業。

因此,吳揆要求金管會修改許可辦法,以淨值比例作為陸銀可以在台辦理授信額度的門檻限制,應可消除「吃掉市場」疑慮,另一方面,如果一下子就開放陸銀參股國銀,會存在「吃掉銀行」疑慮。

我方雖已開放台灣銀行業參股陸銀,但因陸銀量體超大,比較沒有疑慮,但開放陸銀參股我方銀行業,他強調「就算對的政策,也要選擇好的、正確的時機」。何時是適當時機?他說交由金管會盱衡國內狀況決定。

吳揆說,他知道部分國內銀行很希望讓陸資來台參股,強化其資本額,或增加競爭力,不過,總得做到「行穩致遠」。現在才剛簽完MOU,須有一定時間的觀察,「初期恐怕無法放得那麼開」。

但是兩岸進行ECFA協商時,會談論金融服務業市場准入問題,吳揆強調,兩岸進行兩會制度性協商以來,ECFA是最重要的議題。

兩岸在ECFA協商中,關於金融業的部份,吳揆指出,可預期大陸會提出陸銀來台參股,我方會有因應說法。

是否初期只開放陸銀來台設分行,參股不列入第一階段開放考量?吳揆說,未來須由金管會盱衡國內狀況再拍板,不過他補充說,分階段做法符合「行穩致遠」穩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