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值全球景氣回溫之際,投資人的投資信心也越來越強烈,但是,一想到去年金融海嘯資產一夕縮水情況,又變膽小了。近期,許多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附保證」變額年金商品,所繳交保費除了保障外,又可投入高獲利投資標的,達到保本又享投資獲利的雙重效益。

有人可能會質疑,「附保證」變額年金商品跟投資型商品要有何不同呢?兩者之間最大差異就在「附保證」,以「全球人壽優活變額年金保險」這項商品為例,就提供保戶10年、15年及20年三種保證期間可供選擇,若保戶選擇保證10年,保險公司開始給付年金後,保證給付年金10年,不會因為投資失利虧空保單本金。

其次,該商品更加碼給保戶,獨享「持續率」及「年度加值」回饋金,只要持續繳交參考保險費,自第5保費年度起,可享有3%持續率回饋金,當繳足第10保費年度之參考保險費,將於次一保單年度起,每年額外再享有3%加值回饋金,以提高保戶投資效果。

又如國泰人壽在今年7月所推出「世界通外幣變額年金保險第3期」,即保證每年配息、澳幣計價的商品,在年金累積期間每年保證至少配息澳幣6.35%,6年年金累積期滿後保有100%淨保險費。

美國變額年金之附保證給付商品典型上分四種型態:保證最低死亡給付、保證最低提領給付、保證最低收入給付、保證最低累積給付;日本對該型態保險商品也相當熱賣,其主要針對退休理財的年金市場。

雖然附保證給付變額年金商品可以一掃先前投資型商品保戶盈虧自負虧空的風險,但它是否如壽險業務員所介紹未來可領回的保險金目標呢?台大保經董事長陳亦純認為,消費者要購買這類保單時,不要太過於樂觀地相信保單未來可以實現的獲利,而是要更謹慎地了解保單連結投資商品和最低保證給付條件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