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主辦的中國國際電視台(CITV)即將推出,並於18日並開始進行試播,這是新華社自1931年成立以來首度開辦電視台。大陸輿論認為新華社欲打造大陸的CNN,但副總編輯吳錦才指出,目前對CITV的定位是用中國的視野向國際伸出觸角。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這個預計全天播出的衛星電視頻道,將試圖以大陸觀點報導全球新聞,「而不是西方的視角」。但分析人士則認為,大陸新聞報導目前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和審查,官方宣傳的背景很難說服西方的觀眾,這也成為中國媒體走向世界的「瓶頸」。
以大陸觀點看國際
不過,BBC中文網的報導指出,新華社的籌備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電視台目前不斷試播中,連續播出新聞。電視台方面表示,未來將提供「第一時間的實地報導」、「依靠新華社的權威信息資源和分布全球的記者站,提供獨特的分析報導視角」。
據了解,新華社18年前就已經開始製作電視節目。1992年新華音像中心成立;2003年,新華社終止了和外面的許多合作電視項目,只留下了新華縱橫和一些動態的欄目。2008年新華社試開播視頻專線,今年3月1正式運行透過衛星傳給全大陸媒體機構。
新華社音視視頻部副主任張浩表示,新華社做電視新聞,目標是傳播中國的聲音和對各種事情的看法,為世界各地的新聞受眾提供一種不同的選擇,「說新華社打造中國的CNN,這只是外界對我們做的一個形象的比喻」。
吳錦才說,目前新華社視頻專線大陸電視台用戶有352家,海外用戶有100多家,此外還有很多網站用戶。
與台媒視頻連線報導
除了提供電視新聞,新華社還與各地電視台展開多種合作。在多項合作中,最受台灣矚目的是5月與東森電視合作的「兩岸連線」,這是新華社首次舉行兩岸四地即時視頻連線報導,也是與台灣媒體首次進行視頻雙向傳輸。
下一步CITV將積極推出以《新華視點》為主的《聚焦大陸》節目,每日在東森三大頻道聯合播出。這是從2001年大陸電視媒體開始在台駐點以來,唯一能成欄目、成建制、大批量在台落地的電視媒體。
著重國家傳播能力
而7月新華社英語電視頻道試開通,在新疆事件當中具重要報導分量,現在有多家海內外媒體,包括20多家世界知名媒體成為英語台的試用戶。英語頻道擴大新華社的海外傳播能力,也能增強大陸媒體影響海外輿論的能力。
吳錦才說,CITV並不打算與CNN或是BBC看齊,因為立基點就不同。BBC對於一件事情可以分析出很多層次,新華社目前尚無此能力。
他強調,新華社的舞台及市場都在國際,他們要用中國人的聲音、視角去看新聞,看世界。所以CITV將著眼於國家的傳播能力,在新聞的比重中,他們的設想是國際新聞要超過國內新聞。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