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的燈箱和影音廣告廠商為了安全門擋住視野,而與北市府解約;在大陸,若干城市的停車場,則被廣告商相中商機,無孔不入地開發出停車場廣告傳媒戰場。

《經濟觀察報》報導,馬良傳播吃下深圳、廣州、北京、上海,停車場廣告80%;在該公司CEO李舸看來,馬良傳播能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迅速占據一線城市市場八成的份額,廣告模式創新和良好資本的注入缺一不可。

橫樑牆壁 都是廣告空間

在停車場內,車速不會超過5公里,這非常有利於廣告的收視。李舸指出,戶外的環境非常嘈雜,受眾很難集中精神觀看廣告;而在停車場內,受眾處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廣告畫面反而更容易躍入眼簾。

大陸主要一線城市的廣告競爭極為激烈。高聳大樓的牆面上、公車上、電梯中、廁所內。馬良傳播成立於2006年,在短短時間內 ,其營收平均增長率為995%,營業額07、08年更增長1100%,在北京等一線城市裡,擁有2300個商廈、辦公樓、購物中心、公寓的室內停車場媒體網絡。可說在這個領域占有絕對優勢的壟斷地位。

實際上,停車場媒體並非馬良傳播獨創,但是在李舸看來,「以前的商業模式有問題,一個停車場就放兩塊燈箱,而且沒有任何規則,執行力也不行。」李舸在封閉的室內停車場進行了創新,針對車主在停車場來去匆匆的劣勢,馬良傳播採用反覆出現的方式加深車主對廣告的印象。

重複畫面加深車主印象

「利用反覆重複的畫面,增強廣告的到達率與記憶度。在停車和取車的時候都會經過數量眾多的立柱,看到相同的重複的畫面,這種重複收視彌補了偶爾一兩個立柱有可能看不到的問題,這對於整個廣告投放的效果幾乎沒有影響。」

無孔不入 吸引車業客戶

簡單地說,馬良傳播的祕訣就是「無孔不入」;但這會不會有點「疲勞轟炸」?

兩塊媒體面板位置,例如出口大牌和入口大牌都是同時展示同一畫面,且只收取一塊媒體位置的價格,這樣可以給廣告客戶更多的附加值。吸引廣告主青睞,馬良傳播花了不少精神。此外,馬良傳播合作的品牌都是中高端品牌,屬於該產業的領先品牌。這對各個行業的觸動都是非常大的。最早打開的是汽車產業,當豐田系、通用系、大眾系這類汽車行業中賣得最好或者知名度最高的品牌,都運用馬良傳播的停車場廣告傳媒,投放量越來越大的時候,對於同行的其他品牌比如本田系、日產系的,就產生風向標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