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教日前發表一封給大陸教會司鐸的公開信,信中表示教廷與大陸當局的建設性對話,雖仍有種種困難,但從大陸各地傳來的消息「顯示了希望的跡象」。由於正值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大陸之際,教廷的舉動也受世界矚目。
教宗本篤十六世2007年破天荒親自致函大陸信徒,當時引起多方揣測,中梵關係是否可能邁向正常化。當時大陸提出兩大條件,一是教廷徹底切斷與台灣關係,一是不干預大陸內政(指主教任命問題);此次再有公開信發表,外界解讀是教廷透國務卿釋出風向球。
一個希望的邀請
貝爾托內(Tarcisio Bertone)這封長信以「一個希望的邀請」開頭,他引用教宗的信說,教宗提出了教會未來道路的指導原則,其中強調天主教會內部團體的和解,以及與民事當局之間互相尊重、建設性、不放棄天主教原則的對話,這點雖有困難,但已顯示希望跡象。
對於中梵關係正常化的時程表,他說,距離教宗致函只過了兩年,做出最後總結時間還早。函中引用曾赴大陸的傳教士利瑪竇的話說,「現在還是播種而非收割的時刻」,他呼籲大陸司鐸因應所處的政治局勢,繼續走和解對話的道路。
他表示,或許很多中國司鐸先前對教宗的信感到驚訝,但他保證,教宗了解他們所處的複雜、艱難情況,大陸司鐸不要感覺自己是孤軍奮戰。
大使不做外交揣測
針對教廷國務卿昨天致函中國司鐸,提到中梵建設性對話已出現希望,台灣駐教廷大使王豫元表示,這封信只是教廷重申教宗對大陸教友的關懷。
王豫元說,2007年教宗本篤十六世發表致大陸天主教教友牧函,迄今兩年多,教廷國務卿昨天再度發表公開信,是要重申教廷盼望大陸教友對先前教宗牧函的呼籲能有所認同。
王豫元說,這封信僅說明教宗無時無刻都關心大陸天主教友,關懷他們的靈修及在真理中愛德的實踐。王豫元一再強調信函的字面意義,不對外交政策多做發言。
雖然台灣駐教廷大使並未對信函多做揣測,不過教廷亦十分重視與台灣的關係,在信函發出後,教宗委任前教廷傳信部長董高(Jozef Tomko)樞機主教擔任特使,於昨天抵達台灣主持「天主教在台宣教150周年」活動閉幕儀式。
雖然教友一再強調,教宗是應台灣主教團團長兼台北總教區主教洪山川之請,派董高出席這項紀念慶典,純粹是宗教交流,不過,在這個敏感時刻,教廷與兩岸的關係會如何發展,各界都還在觀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