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了10幾年的「採認大陸學歷」再搬上台面,洽逢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合作MOU之際,教育部大動作再度引起關切。
教育部再丟出「採認大陸學歷」風向球!教育部長吳清基17日表示,將爭取明年六月前招收陸生以及承認部分大陸學歷,初期將承認「985工程」為主的41所大陸頂尖大學學歷,但不會承認醫學相關學歷。目前考慮方案之一是溯及既往至1997年。
選前太敏感 選後辦公聽
吳清基17日和媒體茶敘,有關採認大陸學歷及陸生來台議題,他坦言,選前太敏感,暫時不動。下月五日也就是年底縣市長選舉之後,將陸續在各地舉辦17場公聽會,化解社會大眾疑慮。教育部並將努力促成《大學法》、《專科學校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立法院修正通過,爭取明年秋天就可採認大陸學歷。
外界關心的「是否溯及既往」問題,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教育部將衡酌大陸學校辦學情形以及世界大學評比指標,組成專案小組審議認可學校名冊,暫擬採認大陸較績優學校,並視實際情形調整。「目前原則上是以民國86年(1997年)左右為考量,但是這還沒有定案,原則上我們會在公聽會上請各界表示意見,」林聰明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做上述表示。1997年恰好也是985工程開啟的前一年,因此可和985工程銜接。
排除師、軍、醫三類
至於採認校數,基本上排除中小學師資培育、軍事國防、醫療等三類,初期以985工程38校(排除國防科技大學),再外加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三校,共41所大學。承認大陸學歷是否會溯及既往?吳清基一再強調,「還沒有定論,希望多聽各界意見。」
985工程大學中的兩所師範院校北京師範大學及華東師範大學,由於已經逐漸轉為綜合類大學,因此教育部將排除師資培育科系學歷,但仍採認其他科系學歷。
「仍在研議」 維持三限六不
教育部強調,相關採認與招生方式仍在研議階段,秉持著台灣優先、維護台灣整體利益、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前提下,基於「階段性、漸進開放、完整配套」原則,仍以「三限」(限制採認高等學校、限制來台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及「六不」(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會有在台就業問題以及不得報考公職考試)來規畫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
「採認大陸學歷」是教育部多年來難以繞過的政治難題。1997年10月,時任教育部長的吳京首次提出《大陸學歷採認與檢覈辦法》,力主承認73所大陸重點大學學歷,但因為違背當時李登輝政府戒急用忍政策,吳京因此黯然下台。之後該項政策停擺10多年,吳京去年一月病逝前,仍非常關切相關政策。
12年前 吳京因此下台
不過,吳京當時曾公布的採認辦法,卻成為許多台灣赴大陸求學的台生要求政府採認大陸學歷的依據,也是這次政府採認大陸學歷是否溯及既往的最大爭議點。去年五月,時任教育部長的鄭瑞城和媒體茶敘時,也提過採認大陸學歷36所學校,最後仍無疾而終。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