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開放採認的大陸大學學歷,除了排除軍事、師範類,醫藥類更是鐵板一塊。對此不少學醫台生表示「已經看開了」,但仍認為這項限制是台灣政治政策作祟,未來仍將繼續爭取。

根據夏潮聯合會的估計,目前已在大陸就學的的大學部及研究生約6000人,已取得大陸學歷的超過2萬多名。在所有大陸台生中,學習中醫者去得最早、人數最多,幾乎占到三分之一。但17日教育部長吳清基明確表示,與衛生署研討後,認為不宜開放西醫、中醫的學歷,「學醫的都不行。」因此,即使未來追溯採認學歷,也不會承認醫學相關學歷。

何以大陸中醫藥學系特別吸引台灣學子?一位研究兩岸中醫學系已久的學者表示,相對於台灣醫學系只選取成績前百分之一的頂尖學生,且專門培育中醫藥的學校,嚴格來講只有私立中國醫藥大學一所;大陸的中醫藥大學不但多,而且許多大學會聘請治學嚴謹、家學淵源的老中醫師講學。

有台生坦承,赴大陸讀中醫,確實是因為在台灣讀醫學系門檻太高,所以才去對岸攻讀。不過他也認為,大陸中醫藥師資優秀,理論、實務並重,大陸中醫藥遠比台灣蓬勃,「台灣應該正視、學習別人好的部分。」

目前大陸重要省市幾乎都設有中醫藥大學,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浙江、成都、山東、長春、黑龍江等,且這些學校都提供台港澳學生入學。最知名的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醫藥大學以及天津中醫藥大學等,幾乎都有台生蹤跡。

在出路方面,由於台灣目前不採認大陸醫學類學歷,且過去台灣開放給非中醫藥系畢業的中醫師檢定考、中醫師特考(兩階段考試)也分別在民國97和100年退場,等於又封死了台生另一條路,因此台生想回台執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眾所周知,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下,最優秀的人才都去學醫,最高薪的行業少不了醫師,醫師階級在台灣政治史更有一定的勢力與地位;反觀大陸,最優秀的人才是學政治,大陸醫師薪資微薄,一般月薪只有一千多元人民幣,台生除非很有興趣,否則不是去歐美進修發展,就是待在大陸長期奮鬥。

一位學醫台生表示,其實這次教育部明確表示「絕對不會考慮開放醫學系」,他們自己心裡都有底,「法律、會計類,應該比醫藥學系還要敏感吧?說到底,這是台灣醫界的政治正確心態作祟。」不過他和其他台生都希望能夠以公正方式,例如制定審查標準等來對待台生,「我們不是次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