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以新作《河岸》打敗其他亞洲作家,奪得本年度曼氏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16日晚間主辦單位在香港公布此項榮耀。

《河岸》今年初出版,本月推出英文譯本,以中國文革為背景,內容講述一名被去勢的共產黨軍官,與兒子一同被流放後,重新建立生活的過程。亞洲文學獎在授獎聲明中稱讚這部作品是「一部充滿無窮魅力的傳奇小說」。聲明中也指出,「這同樣是一部遊走在喜劇和悲劇邊緣的政治傳奇,是一個關於人們的生命之旅,關於預示欲望的船和預示成就的河岸之間距離的寓言。」對於獲獎,蘇童表示感到意外而高興,但並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生活。

蘇童在八○年代後期,就被稱為注重形式的「先鋒派」作家,作品深受歡迎。1991年,導演張藝謀把《妻妾成群》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令蘇童揚名國際。與過去以女性為主角的作品不同,在《河岸》中「時代與政治」是故事不可或缺的成分,蘇童也直言,「時代與小說的聯繫,在我的寫作中從來沒有這樣緊密過」。

曼氏亞洲文學獎自2007年開始舉行,該獎與英國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的贊助商同一家,也就是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英國曼氏集團,所以亞洲文學獎也被稱為布克獎的亞洲姊妹獎。該獎獎金為一萬美元,設立初衷是鼓勵非英語亞洲文學作品在全球以英語出版,讓更多英語界的讀者能了解亞洲文學。三年來,共有兩位中國作家獲獎,第一屆得主是《狼圖騰》作者姜戎。

第二屆曼氏亞洲文學獎授予菲律賓年輕作家米格爾‧西喬科,獲獎作品是《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