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重視歐巴馬訪華所傳遞的訊息外,部分大陸媒體也對自身進行了反思。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南方都市報》17日以《中國應當讓奧巴馬聽到什麼》為題發表社論,提出另類思考。
文章從歐巴馬在上海與中國青年的對話交流出發,指出中國青年對美提出的訴求大多仍集中「希望美國對中國的核心利益給予保證」此一現實層面上,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仍然是美國打算對中國怎麼做。《南方都市報》認為這是一種典型「以美國(西方)為中心的世界意識」。社論指出,當前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所謂的「中國崛起」對世界、對中國人民自身意味著什麼?
《南方都市報》認為,中國的理想是構建一個文化多元的和諧世界,但不代表中國沒有自己的價值。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與日俱增,中國該思考「價值觀」的問題,也就是中國到底認為什麼樣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又打算為此做些什麼?更重要的是,中國對世界未來的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世界現在對中國的態度。
社論指出,中國從美國總統那裡聽到友善的許諾固然重要,中國能讓美國和全世界傾聽到什麼,也同樣重要。《南方都市報》認為面對「中國將如何影響和塑造世界」的問題,「我們不能說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在《中美聯合聲明》中,雙方表示應推動G20「追求更均衡的經濟增長框架」,中美與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是大陸媒體關注的焦點。經濟評論員劉曉忠就於《新京報》發表評論指出,中國在期待美國發出建設性信號時,更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如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效平衡和優化企業、政府與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健全社福體系等,惟有如此,才能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置換「新的更平衡穩固的動力引擎」,避免高儲蓄──投資──出口的失衡發展模式。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