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兌美元匯價昨(19)天再現急貶行情,終場大貶1.62角,收在全天最低的32.29元價位上。雖然成交量9億多美元不算爆量,但就全天的價格波動情況來看,大量匯出時段相當集中,外銀交易室證實是外資匯出,呼應「央行驅趕熱錢」的結果。經昨天的尾盤震撼教育,匯銀預估,短期內美元匯價回到32.3元「是很可能的事」。
匯銀人士表示,「熱錢是被嚇到了!」昨天趕在匯市收盤前,把部份獲利了結的資金急著匯出,導致台北外匯昨天最後一盤的交易量衝破1.5億美元,佔全天交易量近2成。相較10月15日當天,央行總裁彭淮南首度喊出對4000億熱錢不歡迎時,外資隔了一天,才有明顯匯出動作,並導致台幣貶值達8.2分,這次的反映時間、幅度,都來得更顯直接。
彭淮南昨天在立法院的報告,近期新台幣升值走勢主要是受到國際美元轉趨疲軟,加上外資匯入及廠商賣匯影響。至11月11日止,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底升值1.7%;同時,他特別提供最新數據,自2007起至11月18日,新台幣兌韓元升值了24%,凸顯台幣沒有處於偏貶的弱勢狀態。
匯銀人士指出,外匯市場昨天的交易大量,共有2時段,一是上午11點,交易量從原先穩定的每盤2、3千萬美元,突然飆增為1.4億美元;對照同時間另一邊的場景,彭淮南在立法院接受質詢,甫回答「央行密切注意熱錢情形」未久,新台幣兌1美元的匯價當時為32.17元,隨後一路微貶,每15分鐘一盤就貶1分。
但部份外資熱錢仍在觀望,直到下午3點過後,非美元貨幣同步走貶,投機外資離開的心態愈加明顯,央行也放手在尾盤大力一推,雙重力量摜壓新台幣,造成外匯市場的交易量瞬間放大。
避險用途的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昨天反映升值的折幅也縮小,1個月期NDF折價由前1個交易日的1角,縮小至6-7分間,顯示市場對新台幣短線升值的預期心理趨淡。
渣打銀行亞洲區總經濟師關家明表示,儘管非美元貨幣在走升的軌跡上,如亞洲貨幣中的人民幣被看中,但美元不會發生大幅貶值,美元的避險角色,不會在外匯市場上除名,人民幣在2010年中期之前,也不會有升值的可能。
發表意見